袁譚公子這位新主公,同時不少趨炎附勢之徒也迫不及待的開始了阿諛諂媚,逢迎討好袁譚這位新主公,直把袁譚公子奉承得是滿臉笑容,志得意滿之至。
也有一些頭腦冷靜的冀州文武,至少蘇由和袁紹軍已經所剩無幾的老將田疇,就在袁譚面前進言道:“主公雖受先主傳位,但主公兄弟具已成年,且各掌兵權各有嫡系,只恐未必心服,主公還需對袁熙、袁尚二位公子善加撫慰,妥善處置,以免釀成後禍。”
袁譚對這件事還十分警覺的,先是點了點頭,然後說道:“我也正有此慮,如何解決諸弟掌兵的問題,不知諸公可有妙計教我?”
“關鍵還是三公子。”蘇由答道:“二公子手中兵馬不多,又素來忠厚低調,不服主公的可能不大,也很好對付,高幹將軍只是老主公的外甥。老主公傳位於主公,高將軍想來也不會有什麼異心,只有三公子最麻煩,他手裡不僅節制著冀青兩州的兵馬,還有審配、逢紀輔佐,又手握冀州錢糧豐廣之地,倘若他不服主公繼位,事情就難辦了。”
“三公子還有一個強大外援徐州陶應。”田疇也說道:“徐州錢糧極廣,又兵強馬壯良將極多,倘若三公子與陶應聯手作亂。整體實力上便會徹底壓過我軍。所以末將認為,主公最好還是對三公子採取懷柔之策,萬萬不可以武力解決問題,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那麼諸公認為。我當如何對三弟懷柔?”袁譚公子在聽取臣下忠言方面確實要比大袁三公強點。並沒有因為田疇的話不中聽而橫眉豎眼。而是虛心求教應對之策——不過這也不奇怪,袁譚公子手裡目前掌握的軍隊,實際上就是許昌慘敗後的冀州殘軍。即便加上袁熙手裡的隊伍與河內的軍隊,總數也不過五六萬人,兵力連回到冀州集結後軍的袁尚都不如,就更別說對抗袁尚與陶副主任的聯手了。
“臣認為先穩住三公子。”蘇由建議道:“主公不妨就讓三公子接任冀州牧,再封蔣奇將軍為幽州刺史,二公子為兗州牧,高幹將軍為幷州牧,以大權安撫這四位重臣之心,乘機把已經受封尚書令的審配調回許昌聽用,以散三公子臂膀,同時主公再封陶應為青徐揚三州州牧,以示籠絡,只要暫時穩住這四位重臣與盟友陶應,待到主公坐穩大位,穩定住了軍隊民心,再慢慢削弱三公子手中兵權不遲。”
袁譚的臉色有些難看了,怒道:“封二弟、蔣奇與高幹為州牧刺史倒沒什麼,可是封了三弟為冀州牧,他乘機坐大怎麼辦?還有陶應奸賊的官職,青州是我軍土地,只是被陶賊巧取豪奪去了大半,再封他為青徐揚三州州牧,豈不是承認了青州為他所有?”
“主公,形勢不如人,這是沒辦法的事。”崔琰在旁邊插口說道:“青州土地十成中被陶應占去了八成,想要陶應吐出來他必然不幹,想要奪回就只能武力說話,現在又不是與徐州開戰的時候,所以只能是暫時把封號讓與陶應,暫時穩住這個強敵,待到我軍重整兵馬後再圖之不遲。”
袁譚的臉色更是陰沉了,直到郭圖和辛毗連使眼色示意可以接受,袁譚公子才勉強點頭說道:“好吧,可以把這個頭銜給陶賊,但剩下的青州土地絕不能給,那是我們反攻奪回青州的橋頭堡!還有冀州!”
說到這,袁譚頓了一頓,惡狠狠說道:“冀州乃我袁氏基業所在,絕對不能讓三弟出任州牧,否則後果難料!所以三弟與審配都必須調離冀州,來許昌朝中任事,冀州牧必須由我親自兼任,再委派能員管理!”
崔琰一驚,正要開口反對時,郭圖先生卻迫不及待的跳了出來,拱手說道:“主公所言極是,臣弟郭所與辛評先生之弟辛毗,都是難得的能員幹吏,臣下舉賢不避親,想舉薦郭所出任冀州別駕,辛毗為冀州治中,協力為主公治理冀州,供給錢糧兵馬,萬望主公採納。”
“準。”袁譚公子一口答應,又吩咐道:“孔璋可速做公文,向三弟與審配告知父親傳位一事,令袁尚與審配速來許昌接受封賞,冀州兵權與政務,可暫時由孟岱、管統與王修共管。”
“主公,你認為三公子會聽這道命令嗎?”崔琰苦笑問道。
袁譚沉默,半晌才反問道:“季珪先生,我如果不試一試,又怎麼知道三弟的真正心思?我也知道你想勸我封三弟為冀州牧,可是不試一下三弟是否承認我繼承父親大位,我又怎麼敢放心封三弟為冀州牧?先生儘管放心,只要三弟願意臣服於我,區區一個州牧,我肯定捨得。”
袁譚公子這句話還算是明白話,如果不弄清楚袁尚公子是什麼態度,就這麼直接封了袁尚為冀州牧,也照樣避免不了袁尚叛變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