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以仁慈為核心的先人後己的價值取向。 。 想看書來

第二節 對定義的理解

理解把握它的意義,可以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價值取向來源於價值觀,但此“價值觀”已非原來的價值觀了。原來的價值觀是理智的結果,是理智在實踐過程中根據自我利益的要求推理出來的對與錯的標準。它受理智的控制,它能與時俱進,有奶就是娘,隨時可以改變,但容融在感情中的價值觀就沒有這個能耐了。大家都知道,人身上的筋絡肌肉是附著在骨骼上的,骨骼是怎樣的結構,筋絡肌肉就要怎樣佈局。價值觀就是骨骼,感情情緒就是筋絡肌肉。容融在感情中的價值觀已身不由己了,已拖家帶口了,已有自己的後顧之憂了,已被情緒鎖死了。價值觀變為價值取向,這需要一個過程。這是一個概念化固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個人要經過兩個方面的鍛鍊。第一,面對無數具體環境具體事件,自始至終按這個價值觀做出選擇的過程。時間一長,什麼事件什麼艱難的抉擇都經歷過了,經歷多了,就習慣成自然,再遇到類似事件類似環境時自然而然就知道該怎麼去做了。第二,感情向背的鍛鍊過程。在每一次具體事件面前,每經歷一次抉擇,就經歷一次快樂和痛苦的體驗,按價值觀去做就快樂,反之就痛苦。長此以往,再出現類似情況,感情也就輕車熟路知道怎樣做才能快樂怎樣做就要痛苦了。此時維護這個價值觀的,就是兩種客觀的力量了:一個是行為上習慣成自然的力量,一個是追求快樂的力量。此時的價值觀正確的稱呼應為價值取向,這是一種確定了清晰方向的價值觀,是一個向量,是老化固化的價值觀,很難再變了。這個價值取向與一個人的苦樂喜悲緊緊聯絡在一起,幾乎沒有改變的可能。如果它還能輕易改變,世上就不會有性格了。道德這種先人後己的價值取向總是以行為選擇、感情向背的形式表現出來。一個人沒有行動,就看不出是好人還是壞人,有道德還是缺德。自己能做出何種行為,有時連自己都不清楚。人在靜思的時候思想是自由的,沒有什麼阻力的存在,在慾望方面,在計劃方面,在虛榮心方面,好人壞人也沒什麼區別,可以自由想象。這“想幹”的事情、“計劃”好的行動一旦要付諸實施,阻力就來了。若與性格相悖,就難實現了:準備的好好的到嘴邊的話說不出來,不由自主變成了別的說詞;想採取的行動做不出來,做成了另外的樣子。這說明,自我意識或理智管得了價值觀,管得了思想,但卻管不了行動;性格管得了行動,但卻管不了思想。其次,內結於心的價值取向意味著,這種價值觀是經過實踐的反覆檢驗,被證明是正確的價值觀,理所當然它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指揮著人的行動,校正著人的感情,逐漸沉澱於心之中了,從而形成良心。第三,這種價值取向的內容就是先人後己。總是不由自主地先考慮別人,總是先為別人著想,自己的苦樂總是牽在別人的手裡,這種情況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就是先人後己。如何才能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如何才能“推己及人”?首先關注自己的人;是做不到這一點的;為己喜為己憂的人是做不到這一點的,只有那些總是不由自主地先想到別人的感受、別人的損失、別人喜歡與否,從來不會先想到自己的人才能做到這一點。這先人後己不是理智的問題,而具有客觀性。即使故意為自己考慮,選擇了於己有利的方式,自己也快樂不起來,總是會浮現別人痛苦的樣子,從而於心不忍、良心不安、內疚自責。再自私的人也有其所愛之人。如果你有真愛之人,對所愛之人在自己心中的份量有所體會,就能體會到這種先人後己的感覺。自己的一切喜怒哀樂都牽在對方手裡,失去了自我。在別人面前失去自我,是先人後己,但這“別人”不僅指自己所愛之人,“自我”也不單單是自己,實際情況要複雜的多。在愛人與其他異性之間,在自己的崽與其他孩子之間,在家人與其他外人之間,總之,在與自己關係較親近之人與那些與自己關係較遠之人之間,你先關注的是誰?如果是關係較近的人,就不是先人後己;是誰能勾動你的喜怒哀樂?若是關係較近的人,也不是先人後己。只有那些人我之間忘我的、遠近之間關注遠的一方感受的人才是真正的先人後己。先人後己就是無私,就是無私利他精神。與仁慈一脈相承。仁慈的是人,仁慈的人心腸軟、心眼好使,就是慈悲為懷。先人後己表現在考慮事情上,就是總先想到別人,以別人的感受為標準來決定自己的行為。所有行為的出發點都在別人那裡,別人不喜歡的事有害別人的事堅決不做,當自己想做對自己有利對別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