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時對舍弟說,夏君因陰謀洩露,羞愧而去了!”
“舍弟信以為真,遂決定與商必利是日取出全部珍寶,就在取寶的當空,舍弟為商必利所算,慘死危崖之下!”
商必利這時開口道:“好故事,只是狄慕青你早已宣告在先,當時沒有在場,既未當場,請教怎知這故事是如此發展呢?”
狄幕青沉聲叱道:“狄某話沒說完,故事也還沒完,你說些什麼?”
話鋒一頓,接著又道:“諸位,故事的主幹,大概已經說得差不多了,還有幾處小節,此時順便向諸君說出,以供推敲之用!”
“狄某敢請諸位仍秉全神來聽,因為若這幾處小節疏忽過去,則全篇發生的這段慘事,就無法瞭然是非了!”
在座群俠,泰半互望而頷首,不論這是個故事,還是事實,如今大家都已被它所吸引住了,無不想能快些知道後面的真相!
所以他們果按狄慕青所要求的,人人留心來聽!
狄慕青適時說道:“小節之一,當狄某發現舍弟殘屍時,也發現了另外一處天然堆藏屍體的地方,那地方並且已有十三具屍體存放!”
“這十三具屍體,經狄某仔細相認,有十具能說出名姓,當時狄某曾與一位證人指出,死者鹹皆是商必利所約的死黨!”
商必利忍不住介面道:“不含糊,有了證人啦,請問一聲這證人是誰呢?”
狄慕青理也不去理他,接著說道:“小節之二,狄某由證人口中,得知商必利所約死黨,恰是十三名,如今死得一個不留,這事就簡單了!”
“能殺這十三個人的,只有商必利,由於這十三個人的死,狄某有了判斷,寶庫藏珍,並未全部取出!”
史平這時介面道:“狄大俠,這怎能證明呢?!”
狄慕青道:“商必利所以約得死黨的原因,是那時他尚沒有把握,能巧妙的消滅夏君和舍弟,死黨來後,可助其竟功!”
“只當夏君被他暗算於前,亡弟為其慘殺於後之下,死黨已失功用,反而成了必分珍寶的冤家,這才再施毒謀,將死黨一網打盡!”
“就因為這個道理,狄某判斷,商必利必然不會再使任何人得知寶庫所在,來分他一杯羹!”
“珍寶眾多,重量難計,他一個人,很難運出,況運出之後,仍須隱藏,那又何如放置原處任其隨心取用呢?!”
史平頷首道:“這個道理想想看是有可能,不過現在經過三年多了,他就不能已經一點一點地都取去了嗎了”
狄慕青十分有把握地說道:“不能!”
史平皺眉道:“三年多了,狄大俠……”
狄慕青搖頭道:“沒有那麼久!”
史平甚感奇怪地說道:“令弟遺書,不是在三年多前進交狄大俠的嗎?”
狄慕青道:“不錯!”
史平道:“那狄大俠怎麼說沒有那麼久呢?”
狄慕青道:“不但狄某認定沒有那麼久,並敢斷言一句,那殺人的惡徒,最多才取用過藏寶兩次!”
史平搖頭道:“狄大俠的話,叫我這個笨人實難聽懂!”
狄慕青一笑道:“史大俠再聽下去就明白了!”
話鋒一頓,接著又道:“舍弟慘死,是已有三年多了,但商必利千算萬算,卻沒能算到舍弟死前會有預置的遺書,託交好友!”
“因此在舍弟死後一個月內,狄某已獲得遺書,知道了凶耗,又半月,狄某人已到了泰山!”
“再半月,狄某因有‘涵雲’道長為助,找到了證人,並在次日就發現了那十三具屍體……”
史平忍不住介面道:“這些都有可能,但和惡徒是否已將藏寶完全取出,卻沒有關係,狄大俠有什麼證據判斷藏寶還在呢?”
狄慕青道:“狄某自接亡弟遺書而斷定其死日起,到發現十三具屍體止,前後僅僅兩個月而已,這一點史大俠有疑問沒有?”
史平搖頭道:“沒有!”
狄慕青道:“狄某發現那十三具屍體後,不忍任這些屍體風乾而化,曾煩及‘上清官’諸道長掩埋,這事自難隱秘!”
“況當時狄某已知殺人者是那商必利,自然在話語中,時時恨恨提到他的名字,此時山民也多知曉!”
“待狄某運護亡弟遺體歸後,相信商必利會再去取用藏寶,那時他聽到這些傳言,必然會一探究竟!”
“首先他會去那堆藏十三具屍體的地方,當發現屍體已失時,他已知危急將臨,自然不會再在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