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精兵會之。”子木從焉。由基自言熟諳誘敵之事,請隨子疆同往。子木知其心意已決,執手相語:“將軍千萬保重!”

由基出陣搦戰,大罵叛國賊子。狐庸笑曰:“將軍耄耋昏聵,恐神箭老矣!今日若能射我,方顯本事。”乃引車而退,疾如追風趕月。由基怒而逐之,趕彀多時,卻總在射程之外。

忽聞轟聲轆轆,四面鐵葉車圍聚,其上俱是江南射手。由基處垓中,為鐵壁所困,成眾矢之的,滿天蝗矢撲來,蓋平身所發之箭,悉數還聚其身,屍為箭矢簇擁,竟僵立不倒。共王嘗言必伏藝死,斯是為驗矣!

由基精魄灌注彤弓,飛光流彩,凌空絕塵,吳人觸之輒傷。時有神龍天降,銜彤弓,乘雲馭風而去。

子疆見養叔身死,遂領兵詐逃。狐庸疑有伏兵不追。夷昧冒進,傾城逐之,至棲山谷底,子疆回戰,伏兵驟起,殺得吳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吳師敗走,撤歸本國,子木遂滅舒鳩為縣。

令尹聞由基身死,悽然酹酒。子疆慰曰:“養叔輕兵妄進,屬下勸阻不聽,實為咎由自取!”子木怫然變色,唾曰:“若非養叔身死,吳人焉肯又墜敗兵之計?豈有爾等今日之功?將軍捨生取義,感天泣神,愚夫何知!”子疆大慚而退。康王得報,雖勝猶悲,東望哭喪,遣人搜覓其屍,狀若蝟毛,糜爛不堪目睹,乃以香蠟補綴,重殮厚葬。

國人亦憐養叔,為立神祀,凡有習射之徒,必先禱告箭神。楚人善射,蓋養叔之遺風餘烈矣!

引據:

《史記。周本紀》:楚有養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左右觀者數千人,皆曰善射。

《戰國策。西周策》: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過曰:“善射,可教射也矣。”養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 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夫射柳葉者,百發百中,而不以善息,少焉,弓撥矢鉤,一發不中,前功盡矣!”

《春秋左傳。成公十六年》:癸巳,潘尪之黨與養由基蹲甲而射之,徹七札焉。以示王,曰:“君有二臣如此,何憂於戰?”王怒曰:“大辱國。詰朝,爾射,死藝。”呂錡夢射月,中之,退入於泥。佔之,曰:“姬姓,日也。異姓,月也,必楚王也。射而中之,退入於泥,亦必死矣。”及戰,射共王,中目。王召養由基,與之兩矢,使射呂錡,中項,伏彛�R砸皇父裁��

楚師薄於險,叔山冉謂養由基曰:“雖君有命,為國故,子必射!”乃射。再發,盡殪。叔山冉搏人以投,中車,折軾。晉師乃止。

《春秋左傳。襄公三年》:三年春,楚子重伐吳,為簡之師,克鳩茲,至於衡山。使鄧廖帥組甲三百、被練三千以侵吳。吳人要而擊之,獲鄧廖。其能免者,組甲八十、被練三百而已。子重歸,既飲至,三日,吳人伐楚,取駕。駕,良邑也。鄧廖,亦楚之良也。君子謂:“子重於是役也,所獲不如所亡。”楚人以是咎子重。子重病之,遂遇心病而卒。

《春秋左傳。襄公十三年》:楚子疾,告大夫曰:“不穀不德,少主社稷,生十年而喪先君,未及習師保之教訓,而應受多福。是以不德,而亡師於鄢,以辱社稷,為大夫憂,其弘多矣。若以大夫之靈,獲保首領以歿於地,唯是春秋窀穸之事,所以從先君於禰廟者,請為‘靈’若‘厲’。大夫擇焉!”莫對。及五命乃許。

秋,楚共王卒。子囊謀諡。大夫曰:“君有命矣。”子囊曰:“君命以共,若之何毀之?赫赫楚國,而君臨之,撫有蠻夷,奄徵南海,以屬諸夏,而知其過,可不謂共乎?請諡之 ‘共’。”大夫從之。

吳侵楚,養由基奔命,子庚以師繼之。養叔曰:“吳乘我喪,謂我不能師也,必易我而不戒。子為三覆以待我,我請誘之。”子庚從之。戰於庸浦,大敗吳師,獲公子黨。君子以吳為不弔。《詩》曰:“不弔昊天,亂靡有定。”

《春秋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夏,楚子為舟師以伐吳,不為軍政,無功而還。吳人為楚舟師之役故,召舒鳩人,舒鳩人叛楚。楚子師於荒浦,使沈尹壽與師祁犁讓之。舒鳩子敬逆二子,而告無之,且請受盟。二子覆命,王欲伐之。薳子曰:“不可。彼告不叛,且請受盟,而又伐之,伐無罪也。姑歸息民,以待其卒。卒而不貳,吾又何求?若猶叛我,無辭有庸。”乃還。

《春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楚屈建帥師滅舒鳩。

(白話文)

再說叛臣屈巫帶著夏姬逃到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