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寧波先生來了後,每天一訓的日子更加苦不堪言,以至萌生了學仙之念。
一個晚上,兩人抱著一個坐墊來到何安下面前,坐墊上繡著治牙痛符的圖案。自從寧波先生來了後,東庫房便鎖了起來,一見這個坐墊,彷彿俞喜仁牙痛的情景就在眼前。
鵝蛋和金生彼此望了一眼,向何安下作揖:“你要能讓我倆成仙,這坐墊就給你了。”
何安下以前受俞喜仁連累,一說神仙立刻招來眾人唏噓,現在終於有人對神仙感興趣,心中自是歡喜異常。三人商量一晚,覺得不如將學仙放置一旁,耽誤之急是找個法子將寧波先生懲治一下,先出口惡氣再說。
想懲治法子令三人十分頭痛,既要毫不留情又要不留痕跡,否則追究起來被趕出藥店,就不太美妙。三人都是在藥店中長大,知識範圍稍稍狹窄,想了一圈又回到藥材上,鵝蛋一拍腦門:“乾脆咱們把他毒死吧!”
何安下:“我有那麼多醫書,肯定裡面有法子的。”所有的醫書都對病因剖示詳細,治病的道理反過來可以害人,鵝蛋和金生點頭稱是。
學醫有“醫非博物,不能治疑難雜症”的名言,所以許多醫書中都有名為“博物”的一章,紀錄了種種古怪的病因。鵝蛋和金生受這些記載的啟發,設計了不少巧奪天工的方案,雖然沒有一個真去實施,但整日沉浸在報復的臆想中,心情轉好。
寧波先生見兩人變得雙目炯炯、精神飽滿,而且常對自己發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微笑,心中煞是厭惡。而鄭佑全見這兩個親戚忽然學習熱情很高,總到自己的書房中翻書,不由得倍感欣慰。
寧波先生是鄭佑全從一家大藥店中請來的,他整日衣料光鮮,眾夥計雖然恨他,也覺得有這樣個人坐在大堂很是臉上有光,相形之下愛趴在櫃檯上瞌睡的俞先生就讓藥店有點掉價。
在不罵人時,寧波先生的口才是寶貝,只要有人進門,必將大包小包方能出去。看著他迎客、送客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