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諸聖不移易一絲毫許,諦信得及,明見得徹,此始為入理之門。更須教一念萬年,萬年一念,二六時中純一無雜。才有纖塵起滅,則落二十五有,無出離之期。抵死謾生咬教斷,然後田地穩密,聖凡位中收攝不得,始是如鳥出籠。自休自了處,得座披衣,真金百鍊,舉動施為,等閒蕩蕩地。根塵生死境智玄妙,如湯沃雪。遂自知時,更無分外底,名為無心道人。以此自修,轉開未悟,令如是履踐,豈不為要道哉! txt小說上傳分享
8
開發自己的“靈光”
接待了很多的學生,發現一個很普遍的情況。年輕人就是想早點獨立,早點工作,早點賺錢。所以,常常抱怨在學校學不到東西,想不學了,或者換個學校。這是典型的向外追尋的例子,沒有把心安在當下,沒有認識到自己就是在這樣不知不覺中學到了很多。
在《宗門武庫》*裡面記載這麼一則公案:
五祖和尚一日雲:我這裡禪似個什麼?如人家會作賊。有一兒子,一日雲:我爺老,後我卻如何養家?須學個事業始得。遂白其爺。爺雲:好得。一夜引至巨室,穿窬'1'入宅,開櫃,乃教兒子入其中取衣帛,兒才入櫃,爺便閉卻復鎖了。故於廳上扣打,令其家驚覺,乃先尋穿窬而去。其家人即時起來,點火燭之,知有賊,但已去了。其賊兒在櫃中私自語曰:我爺何故如此?正悶悶中,卻得一計,作鼠咬聲,其家遣使婢點燈開櫃。櫃才開,賊兒聳身吹滅燈推倒婢走出。其家人趕至中路,賊兒忽見一井,乃推巨石投井中。其人卻於井中覓。賊兒直走歸家問爺,爺雲:你休說,你怎生得出。兒具說上件意,爺雲:你恁麼盡做得。
從這則公案裡面,我們可以看出來,大成就是怎麼學出來的。儘管每天學的都是很平常、很基礎的東西,但是,正是這些最平常最基礎的東西組成了奇特,組成了不可思議。只要你用心,在你將來自己一個人獨立承擔任務的時候,你所學的基本技巧,就會放光動地。
這讓自己想起小時候玩的積木,這就是多年的教育學家設計出來的玩具,讓我們從小就知道建築的原理。再回頭想一下,自己的學習過程。儘管拿到了大學的優秀畢業設計獎,但是在後來的工作中發現這個設計是多麼的可笑,就像開著汽車,想起兒時的玩具汽車一樣。
因為老師不可能知道你將來需要什麼知識,需要什麼手段。即使再高明的老師,教給你當時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到了你使用的時候也必定過時,何況他還不能教你一輩子呢。所以,他教給你的,只能是這些最最基礎的知識。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也是平常所說“授人於魚,不如授人於漁”。
所以,不要小看學校中所學的東西,也不必抱怨所學不實用,學校教我們的都是最基礎的東西,只有打好了這些基礎,你才能結合自己的“靈光”去設計、去開發、去落實自己的想象力。所以,要把心安下來,把這些基礎打好。儘管這些基礎看起來像個玩具,但是你的智慧就是在玩這些玩具中得以開發,你的思路就在玩這些玩具中得以成長。
“靈光”每一個人都具足,這就是我們的佛性。因為我們不知道如何使用這些佛性或者說“靈光”,所以我們要學習,學習開發我們佛性或者說是“靈光”的使用方法。只要具有了使用這些佛性或者“靈光”的基礎,一切的放光動地都是輕而易舉的。
'1' 窬音yú,門邊小洞
9
法門無量源自心
佛陀是個大醫王,是個最好的心理醫生,而且歷史久遠。所以,佛教就是一個最大的心理醫院,治療我們這些心理有問題的凡夫。到了祖師這裡更加明確,所謂即心即佛,把如何解決我們的心理問題推到了無上的高度。那麼在佛經裡,佛陀是如何譬喻我們的心呢?這裡列舉出十種譬喻來說明我們的心。
心如猿猴難控制:佛佛祖祖以“心猿意馬”形容心,說心就像猿猴,生性好動,活蹦亂跳於林木之間,片刻無法靜止。
心如電光剎那間:心如電光石火,迅速無比,動念之間,馳騁宇宙,毫無障礙。譬如動念想去某個地方,心中馬上浮現那個地方的景緻,彷彿身歷其境一般。其速度之快,就是電光也趕不上。
心如野鹿逐聲色:野鹿在荒野上奔跑,口渴了想喝水,便四處追逐,尋找草原。我們的心就像野鹿一樣,難以抵抗五欲六塵的誘惑,終日汲汲營營於聲色犬馬。
心如盜賊劫功德:我們的身體就像是一座村莊,五根是門戶,而心是這個村莊的盜賊,竊取我們辛辛苦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