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魚肚白慢慢變紅,慢慢地,一輪紅日出現。就在紅日出現之前,商白閉著的眼睛緩緩的睜開了,他感覺到一股強大的生機自東方孕育,因此從那種近乎靈魂出竅的境界中掙脫出來。

就在他睜開眼睛的時候,紅日升起,那股強大的生機瞬間生髮開來,很快,他整個人都沐浴在那生機之中,一股暖洋洋的感覺,充斥在他的四肢百骸。

商白的腦海中頓時出現四個大字:感應靈氣。

靈氣是修士修煉必須之物,靈氣的濃薄也是衡量一個地方是不是修真聖地的重要標準。上古修士自稱煉氣士,煉的就是那天地間的靈氣。混元劍道的《引氣入體釋義》將靈氣稱為“陰陽之造化,五行之源流,萬物之母氣”,更引申太清聖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經文,推論靈氣便是聖人所說的“三”,是化生萬物的基礎所在。一便是靜,是陰,是虛無。靜極生動,陰極生陽,虛中有實,那生的動、陽、實,便是二。陰陽相生,動靜相激,虛實相交,便生出了三這個化生萬物的靈氣出來。靈氣由天地間陰陽二氣交感而成,可以溝通虛實,演化萬物。修士能有移山倒海、呼風喚雨的大神通,就在於能夠運用足夠多的靈氣。

當然,“名,可名,非常名”,靈氣這一說法也只是修真界對“三”這個生化萬物的東西的命名。按他們的說法,“三”這個東西按質量的不同,在修真界叫靈氣,在仙界叫仙氣,再高一等,就是真正能演化萬物重開天地的鴻蒙紫氣。

這個世界連仙氣都沒有,更不要說鴻蒙紫氣了。所以想要在這個世界修成大神通,唯一的途徑便是煉化靈氣。

修士的煉化靈氣與武者的執行真氣不一樣。武者執行真氣,更多的是搬運氣血,淬鍊肉身,激發自身潛能,最高成就也就是一個不洩不漏,金剛不壞,不能夠擁有大神通。而修士煉化靈氣,卻是溝通天地,以意念感應靈氣,再將之煉化為自身法力。修煉到極處,便可以以身合道,與天地一體,擁有不可思議的大神通。

靈氣是天地間唯一可以溝通虛實的物質,是精神力作用於物質的唯一媒介,也是修士種種神通得以體現的物質基礎。武者沒有靈氣還可以修煉到極處,可是修士要是沒有靈氣,就什麼都修不成。

修士將精神力放出,與天地間的靈氣溝通,將其引入體內,然後將精神力與靈氣溶煉為一體,這就是傳說中的法力。只有到了煉氣境,才會擁有法力。煉氣境之前,是修真的入門階段,叫做引氣入體。就是將靈氣引入體內,然後將之煉化,不然都是做無用功。而引氣入體的首要條件,就是感應靈氣。如果連靈氣都感應不到,怎麼將之引入體內?一般修士所說的修仙資質,指的就是對天地靈氣的敏感度。不能感應到天地靈氣的存在,再怎麼勤修苦練,都不可能修煉有成。

一般的修士能夠在辟穀六七天後感應到天地靈氣已經很不錯了。商白能夠在服用辟穀丹一個晚上後就能感應到天地靈氣的存在,可說是極為罕見。不過他倒沒有因此狂喜。在他看來,也就是比一般人領先了幾天,在修仙生涯中,實在算不得什麼。

《引氣入體釋義》上面有怎樣在感應靈氣之後將之引入體內的法門,但是要等到對天地靈氣的感應相對靈敏後才能運用,現在的商白不是很急,沒有運用那法門,反而是放鬆身心,認真感應那天地間氣機的變化。

………………………………

第八章 引氣入體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混元劍道的《引氣入體釋義》援引太清聖人的經文,細釋感應靈氣之道。在他們的解釋裡,那個道指的就是天地靈氣,介於虛實之間,又可溝通虛實,是謂天地根。要想感應到它,不能以力求,要進入那種“恍兮惚兮”的狀態,方能感應到其中有物。那個物視之不可見,聽之不可聞,搏之不可得,只有空卻五蘊,心無掛念,精神力才能與之交融。釋家的禪定,道家的神遊,都是源自於此。

機緣巧合之下感應到天地靈氣的存在並不難,難的是隨時都能感應得到。只有達到隨時能感應到靈氣的存在,才能進入下一步“引氣入體”的境界。

商白現在所做的,就是按照《引氣入體釋義》上所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