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琴技,為當時了無生氣的日本舞壇注入了新的姿采。

1956年,中村喜春帶著兒子移居美國,她先後在不同的城市居住過,最後選擇定居紐約的皇后大道。她以教授日本傳統民謠和舞蹈為生,同時教美國人怎樣穿和服及學習日本禮儀,甚至還擔任過歌劇《蝴蝶夫人》的顧問。此外,她還受聘於普林斯頓大學,向美國青年傳播日本文化。對老一輩美國人來說,中村喜春可謂日本光輝時代的象徵,甚至是神秘日本藝術的化身。

中村喜春晚年仍致力宣揚藝伎文化,糾正外人對藝伎的負面看法,她曾說:“我是藝伎女,藝伎指有藝術涵養的表演者。她們能歌善舞,十八般舞藝樣樣精通,最明白男士的想法。但遺憾的是,不是很多人能瞭解這一點,他們對祖國傳統文化的認知太少了。”

憑著獨特的氣質,中村喜春逐漸為人熟悉,各大傳媒相繼邀請她接受訪問。1983年,已經70歲的她推出自傳《東京藝伎回憶錄》,講述她是戰前唯一能講英語的東京藝伎的傳奇故事。這本自傳先後被翻譯成八種文字,還被改編成歌劇藍本。1985年,她又推出另一本著作《痛悼日本》,同樣深受歡迎。從藝伎轉型為作家,中村喜春始終堅持筆耕不輟,先後共有10本作品面世。

中村喜春2004年1月6日在紐約寓所與世長辭,享年90歲,告別了璀璨豔麗的一生。像窗外的流水一樣,曾豔麗柔情的中村喜春最後默默歸於黃土,完成了她不懈追求日本傳統藝術的似水人生。

如今,一代名藝伎走了,日本媒體報道寥寥,西方媒體倒是做了詳細的報道。據說,目前日本只剩下200多名藝伎。中村喜春的離去,可以說象徵著日本藝伎文化一個時代的終結。

最後的越後藝伎——小林春

“越後藝伎”是指懷抱三味線、靠沿街賣唱為生的盲人藝人。有“雪國”之稱的日本越後地區冬季漫長寒冷,缺少娛樂專案,越後藝伎曾一度成為當地非常興旺的民間藝術,繁盛時期曾多達500多人,其盛名也傳播到日本各地,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娛樂形式之一。而小林春就是越後藝伎中最為有名的人。

小林春1900年出生於日本新瀉縣三條市的貧苦農家,出生後不到100天,就因為患白內障而失明。由於家境貧寒,小林春4歲時被送去跟隨藝伎學習。她8歲出師,開始走街表演,一直堅持到1973年。

1978年,日本文化廳授予小林春“無形文化財產技藝者”證書,視其為“國寶”級藝人。1979年,她又獲得日本藝術領域的高階勳章——黃綬勳章,2002年獲得吉川英治文化獎。

然而,“國寶”級的榮譽並沒有帶給小林春相稱的生活。由於年事已高,膝下又無兒女,也沒有可以傳承衣缽的弟子,小林春的晚年是在家鄉的老人院裡孤單度過的。

隨著戰後日本經濟的興起,越後藝伎逐漸走向衰落,很多藝人紛紛轉行,只有小林春一直堅持,成為日本最後一名越後藝伎。她在96歲的高齡還灌製了一張名為《越後藝伎最後的絕唱》的唱片,在日本廣為人知。

小林春作為日本最後一名越後藝伎,在日本享有“國寶”美譽。2005年4月25日凌晨2點在新瀉縣黑川村的老人院由於自然衰老死亡,安然辭世,享年105歲。她的離世也宣告著“越後藝伎”時代的終結。

鐵蹄騎士——高杉晉作

他是維新時代最驚天動地的英雄,生前,他自稱“騎兵隊開闢總督”,率扈從,攜藝伎,張羽傘,悠然醉步於下關街頭,並告誡其妻雅子“牢記武士之妻與町人百姓之妻的身份區別”。他死後,雅子也因此始終不接受身居高位的高杉舊友伊藤博文與山縣有朋等人資助,說:“武士之妻,即使再窮也不能靠足輕輩的接濟過活。”他就是藝伎中最受歡迎的長州勇士——高杉晉作。

高杉晉作生於1839年,20歲時到江戶就學於幕府開設的學校,學習西方的知識,後投入倒幕運動,成為長州藩倒幕派的核心人物。1862年曾赴上海,考察了上海開埠後的情形,目睹了西方列強對殖民地的奴役,產生了強烈的保國自救意識。他在京都利用茶屋作掩護,聯絡各地誌士,策劃攘夷。同時他也是尋花問柳的高手,在京都的藝伎中頗有名氣。當時校�昂孜蕕囊佔啃±砑櫻�褪歉呱冀�韉牧等恕�

1863年,幕府在攘夷派的壓力下宣佈從6月25日開始“攘夷”。長州藩的久坂玄瑞等人在當天晚上炮擊了透過下關的英國商船,隨後又炮擊了法國、荷蘭的軍艦。7月16日,美國軍艦到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