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往改變不了自己的親人。子孫不肖,能叫先人在地下愁得死不瞑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叫人想起“尸位素餐”這個詞。屍,是古代祭禮中的一個代表神像端坐著,而毋須做任何動作的人。《書經》裡有“太康尸位”一句,尸位就是源出於此,用來比喻一個有職位而沒有工作做的人,正如祭禮中的屍,只坐在位上,不必做任何動作一樣。“素餐”則正是出自《詩經》本篇。

這兩個詞古來已有,連起來合用卻是始自《漢書?朱雲傳》,“發明人”是漢成帝時的槐裡令朱雲。據《漢書?地理志》等記載,“槐裡”是京畿右扶風轄下的一個縣,它原是周代的“犬丘”,秦代稱“廢丘”,西漢初改為“槐裡”。因為是縣,所以槐裡設“令”治理。簡單來說朱雲是個縣令,他為官清正生性孤耿。因為不滿皇帝任用自己的老師張禹為相,慨然上書道:“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請賜尚方斬馬劍斬佞臣安昌侯張禹,以厲其餘。這一罵罵得太露骨,罵得成帝惱羞成怒,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師傅,罪死不赦。”後來多虧大臣辛慶忌力保朱雲,漢成帝才赦免了他的死罪。後人於是用“素餐”來比喻無功食祿的人。

朱雲的抗爭沒有太大效果,就像奴隸的歌聲多數時候只能遣懷,詩經一篇篇地唱過。只是記錄,當時現在都不能改變什麼事。

那些坎坎地伐木聲靜了,尸位素餐不勞而獲的人也已經死掉了……

岸邊多少事,大河依舊東流。

'上一頁' '返回書目' '下一頁'

Copyright ©2007…2011 HQREAD。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屬於 虹橋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