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家族傳承的這件古董儲存的並不是非常的好啊。青銅器的儲存是有著非常的苛刻的條件的,我想這一點你應該清楚的很,但是,我相信你也清楚,現在上面的的鏽跡好像就是鹼式氯化銅吧。”
青銅器上的碳酸鹽(鹼式碳酸銅)是青銅鏽中最穩定的,也是值得儲存的最美麗的古斑,既具有審美的價值,又可以作為歷史悠久的證據。它們都是由二氧化碳溶解在地下水或潮溼的空氣中,成為碳酸,再與青銅器發生作用而形成的。青銅器上形成的碳酸鹽,大都是長期埋藏在潮溼密閉的地下墓葬中造成的。那些古董行裡做舊青銅器的人大多也是採用了類似的辦法的。
此外,還有氧化錫,這類青銅器含錫量高,使青銅器表面形成了光滑的灰綠色鏽,俗稱綠漆古。這是錫被氧化成氧化錫,是一種非常精美的淡綠松石色。綠漆古和黑漆古氧化層的形成,不僅保護了青銅器免遭進一步受腐蝕,同時也增加了青銅器表面的美觀。這類器物是不可多得的珍品。當然這一類的綠漆古也是非常不容易仿製出來的,需要的技術比較高。與無害鏽相反的是“有害鏽”,其成分為氯化亞銅和鹼式氯化銅,它是青銅長期與土壤中大氣中的氯化物接觸時起化學反應而形成的一種有害鏽。鹼式氯化銅被稱為“青銅病”,又稱“粉狀鏽”,這種有害鏽任其發展會使器物潰爛和穿孔,甚至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