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維斯基非但沒有記恨他,反而賽後兩人主動找對方互留了聯絡方式。
諾維斯基很欣賞格里芬這個新生代野獸前鋒,甚至邀請格里芬休賽期與他一同訓練,畢竟打的位置一樣。
格里芬沒想到諾天王這樣一個超級巨星,這麼看好自己這個新人。“德克能和你這樣一位超巨,在夏天一起訓練,我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布雷克,我是明星,但我絲毫不認為你比我差,別忘了你可是剛剛打敗了我。去掉你的天賦和未來能成長到的高度,我覺得你現在已經是全明星級別的球員了。”
格里芬笑了笑沒有承認,出於謙虛格里芬說道:“可我才打了六場常規賽比賽,而且不怕你笑話,德克,今晚和你們的比賽,才是我正式擔任球隊老大的第一場。”
諾維斯基和格里芬兩人談論的重心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格里芬努力的強調自己是個新人,諾維斯基認為格里芬的能力毋庸置疑。
最後雙方沒有達成一致意見,談話沒有取得任何意見,本次大會取得了圓滿勝利。
第二天的各大新聞體育板塊都放上了格里芬,繼這次格里芬又怒搶頭條後,大眾對格里芬又多了一分了解。球迷們希望瞭解格里芬更多的實力,而不只是緋聞,個別格里芬的腦殘粉,甚至認為格里芬已經有了和現役三大頂級大前有了一較高下的實力。
不再是一些地區小報的吹捧,各大媒體的一些專家,根據格里芬所有比賽的資料,給出了更專業的評價。
其中ESPN的一位專欄評論員萊恩的一片關於格里芬的報道,得到了諸多球迷的認同。
眾所周知格里芬這位超級新秀如今剛入NBA賽場,就能拿下場均25+12+5這樣統治級的資料,簡直難以置信,有一部分球迷甚至認為格里芬達到了超級巨星的水平,他們將昨晚快船對小牛的勝利,作為他們觀點的證據。
但是也有很多人都說,這只是他一時的爆,發過段時間表現就會縮水。本來我已開始也是這麼想的,但經過深度瞭解這位超級新秀之後,我改變了這一看法。
格里芬成名於高中時代,2003-04和2004-05賽季,布雷克-格里芬和他的哥哥泰勒-格里芬幫助高中校隊連續拿到州冠軍。在當時俄克拉荷馬州的所有高中裡,這對龍兄虎弟的風頭一時無兩。
在哥哥高中畢業之後,布雷克·格里芬成了球隊主力,高三那年,格里芬場均能拿到21分和12籃板,並且再度殺入州冠軍決賽,被《俄克拉荷馬人》評選為年度最佳球員。
格里芬的體格、速度和彈跳力,都給俄克拉荷馬大學籃球隊主帥傑夫-卡佩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後格里芬早早的被這位慧眼識珠的教練相中,高中學業還未結束,就提前被俄大鎖定進了入學名單。
大二賽季,布雷克·格里芬30次拿到兩雙,場均可得22。7分和14。4籃板,當選Big12年度最佳球員。格里芬賽季一共拿到504個籃板,這是自從1979年拉里·伯德以來的大學球員單賽季最多籃板紀錄,僅比伯德的紀錄少1個。
同時,格里芬的場均14。4個籃板是1997年蒂姆·鄧肯以來的單場紀錄。格里芬連續收穫伍登獎和奈史密斯獎,還被《美聯社》評選為年度最佳球員。
我相信格里芬年少時如此輝煌的戰績,一定能讓某些對格里芬有些更深層次的認可;沒有絕對的天才,沒有突然出現的巨星,布雷克早在他年少時就已經證明過,如今他所能取得的成就。
當然,格里芬如今最然在NBA賽場上經常有精彩的表現,但是我們也要客觀的評價他:他還是一個新秀,身上仍有很多的不足,我們不能因為他的巨大的貢獻和超級巨星級別的資料就忽略這些。
在進攻特點上,布雷克-格里芬擁有極其變態的身體素質,是最容易接近禁區的猛獸,力量足以吃掉大部分對手,重心偏矮有助於不丟球,且能很快到轉身啟動,3英尺以內的投籃命中率極高,扣籃威猛。
格里芬的極具殺傷力的打法還讓他頻繁的走上罰球線,罰球命令率從季前賽適應期後,每場都有提高。
格里芬的跳投可以看做是他武器庫內的一項非常規武器。他敢投,而且出手不少,但是格里芬的中投目前全看狀態。有時可以連續打鐵,甚至是投出空氣球,但當他手感來了後,總能在遠距離連續命中。
這種抽風型手感,也讓對手不敢隨意放空他,上一場末,聯盟巨星諾維斯基便在加時賽時,慘遭連射。
格里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