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明天聽俺們的好訊息,到時,前後夾攻,肯定打得朱軍落花流水。”
張定邊一心想立此功,難免有些疏忽,笑了笑道“段幫主言之極當。好,本將軍就依你所言,今天在此紮營,接到訊息後,便立刻渡江進攻。”
司馬無敵也贊成此計,道“那好,我和段幫主先過去。”吩咐青龍幫弟子及上百名無敵山莊的好手,假扮成漁夫和百姓,搖著小船向江州劃去。
張定邊在長江北岸等了兩天,心中急躁無比,突然收到段飛虎的來信,說時機已到,可以渡江來攻。他把信看完,心中歡喜無比,披掛完畢,親領三軍,划著上百艘大小船隻望江州而來。
前不久,陳友諒屬地龍興(今南昌)守將投降了朱元璋,因此,龍興便成為朱元璋的屬地。為此,朱元璋特地派遣親侄朱文正把守,又請了數位大將輔助。朱元璋以龍興為根據地,取江州當然輕而易舉。而湖口只是一座小城,江州破了,湖口自然不攻而破。此情勢張定邊也瞭如指掌,只要攻破了江州,湖口便不在話下。
江州是江西的一處大地方,歷來是名城重鎮,素有“江西北大門”之稱。境內的廬山遠近聞名,曾有眾多文人武士、英雄豪傑經過,並且留下許多永垂不朽的詩篇。既然是個好地方,必定成為各個反王你爭我奪的目標。
此時,江州的守將乃朱元璋部下一員猛將,姓李名文忠。此人英勇善戰、文武雙全,幾乎可以和朱元璋的愛將徐達相提並論,這番江州之戰,大部分都是他的功勞。
李文忠早料到陳友諒不會善罷干休,一定會調兵遣將進行反攻。他已經作好了充分的準備,想再次給陳友諒一次重創,打得他永世不能翻身。
江州城內外,人車來往,說笑聲不止。城門下,數十位士兵盤問和搜查過往的百姓,一旦發現有人私藏利器,立刻將利器扣留起來,並問清其原因。城門上,站有近百名士兵,各持長矛弓箭,巡視四方。
江州背依大江,對面扎有軍隊不會不知。城內一人報道“啟稟李將軍,江北衝來近百艘船,好像是陳友諒的兵馬。”李文忠當時不過而立之年,正是英氣散發之時,當即拔出寶劍,喝道“眾將聽令,賊兵即將來臨,我們一定死守城池,打得他們片甲不留。各門守軍趕緊做好準備迎戰,餘人統統跟隨本將軍出城殺敵。”長鞭策打良駒,揮著長劍急衝出城門,身後跟隨著騎兵五百、步兵三千,匆匆奔至大江邊。
眾將兵遠遠望見一里外的江水裡,急急划來許多大小不一的船隻,正乘風破浪而來。隱隱可見最前方的一艘巨船上有一面大旗,旗上寫著一個特大的“漢”字,兩側站有上百名士兵,均手搭弓箭;中央又站有兩三百名手執大刀長矛之人,來勢洶洶。
李文忠寶劍一揮,大喝道“來者必死。眾將聽令,準備火炮。”從眾兵中推出七八架重型火炮,炮口足有碗口那麼大。放炮手迅速地將彈藥安裝好,對準敵船,點燃引線。砰砰砰……七八發炮彈同時射向大江,其中有的炮彈正好擊中船身,立刻將船摧毀;而有的炮彈則打在巨浪上,只見江水飛濺數尺高,到處飛著水沫,猶如無數顆珍珠,極其好看。
焚林攻山之②決策
其實,張定邊等人為了出奇制勝,放棄順江東去的水路不走,偏偏走旱路。武昌至江州只有二三百里路,走水路半天便可到達,若走旱路,至少需要一天一夜。不過,段飛虎等人久處山東,武功雖高,卻不識水###,也唯有放棄水路。
張定邊眼見對方已經發起進攻,也急忙指揮放炮。鬥了片刻,雙方漸漸接近,各有死傷。李文忠再次揮劍指向對面,喝道“放箭。”萬箭齊飛,俱在那一瞬間。張定邊部下中箭者甚多,或倒在船上,或翻至大江中,戰況極其激烈。
少頃,兩軍越打越近,張定邊部下不少船隻靠了岸,紛紛舉刀挺劍上岸廝殺。李文忠指揮若定,親自領兵上陣,一劍一個。眾將士更是勇猛殺敵,毫不畏懼,人人以一敵二。
正當雙方打得天昏地暗之時,南面馳來一名少將,直接奔近李文忠,慌慌忙忙地跳下戰馬,滿面汗水,抱拳道“李將軍,城外突然衝出一大批江湖人士,個個武功高強,我軍士兵將要抵擋不住,請將軍速速回城助陣。”李文忠不禁大驚,忙道“眾將士聽令,火速回城內支援。”策動駿馬,飛一般地向北大門賓士。
張定邊哈哈大笑道“打不過就想逃跑。嘿嘿!賊將休想逃,看看本將軍的厲害。”率領全部人馬,大聲喝道“攻城。”四五萬軍兵齊衝北大門,黑鴉鴉地一大片,均想攻破此城,搶得第一頭功。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