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翻手倏地一劍直奔印西橋脅下疾去。這番虛實變化,名為“豹上樹”,是他橫行江湖十數載的絕殺,幾乎沒人能活著逃過這一招。饒是印西橋身法矯捷,急速後仰閃避,前襟還是被這快劍斜刺裡犁過,衣片翻卷,熱血飛濺。道人正為這一擊未能致印西橋於死地,暗自懊惱,也不禁對印西橋頓生顧忌,不敢大意。那印西橋趁著仰避的空兒,偷瞥了一眼對手,猛然躍起,刀鞭蘧然盡出,朝這人胸腹奮力一擊。
而與此同時,劉陵見印西橋處境危急,也突然橫身避過緊纏不放的槍手,瞅準道人,袖中僅存的三枚“如意蟾”悉數飛向他要害之處。這兩招俱為高手拼死猝發,極為凌厲。尤其是劉陵突施三枚“如意蟾”偷襲一個對手,更是陰毒,還從未失手。加之印西橋這猝然出擊,劉陵料定這妖道此番活該拋屍街頭,不禁暗自得意。這道人突遭兩面夾擊,心頭一凜,慌亂劍收身退,腳蹬官道石板,一個“移殭屍”,硬是向右疾移了兩個身位,同時避過這幾乎致他於死地的拼死一擊,只是肩頭脅下道袍留下幾個空洞。劉陵見狀大驚失色,橫劍打馬便走。道人又惱又羞,極為忿怒,那裡肯放過他。只見他橫裡掠來,長劍陡然再度出手,直奔劉陵後心。虧得劉陵早有戒備,身劍合一,使出個“魚鷹落水”的絕技,憑藉靈便過人的身法和極精妙的劍術,才堪堪躲得一劫。不過還是一不小心,左腿肚被他回劍點出一個血洞。
劉陵大怒。
只見他車轉身,忍痛伸臂長出一劍。這是極險的玩命的打法,如果一擊不中,自個兒的肋下就完全暴露在對手的眼前,幾乎是個死招。好在此招也完全出乎道人的意料。那道人一驚之下,疾疾去躲,還是被劍尖挑破了右肩道袍。道人的幫手見狀,也上前出手與劉陵死拼。印西橋與劉陵這一番拼死相爭的狠勁,更煽起了他的蠻性。只見他狼行虎步,又逼到印西橋面前,只待對印西橋再施絕殺之招。而印西橋也突然收鞭橫刀,蓄勢待發。
朝後疾退數步的劉陵,驚出一身冷汗。
20.小人物撐起大門面
這一來,他倆在氣勢上已先輸了一籌。
此時,另一頭的戚科遇上更大的麻煩。原先被眾槍手圍在一旁的戚科,見印西橋和劉陵處境危急,情知他弎已是凶多吉少。看來也只有先想辦法讓印西橋或劉陵脫身才好。於是賣個破綻、退出戰團。就在眾槍手又要他圍去的剎那間,只見他猛地將叉柄往地上一鑄,身子已朝朝道人身後飛去。這招叫“無影腿”,又是一極險的玩命的打法。此時對卯足了勁正面印西橋的道人,經劉陵那一招,心下對敵手又生警剔。聽得腦後身後驚呼,已先留了個心眼。等到戚科飛身一腳踹過來,他已身子一橫後,堪堪躲過。
戚科一擊不中,自個兒也跌倒在地。好在他又一個鯉魚打挺、勉強站起身來,朝眼前的劉陵打了個呼哨。
劉陵會意。他剛才已自忖再無勝算,於是向印西橋使了個眼色,左手偷偷伸進衣兜,捏起一把銅錢。接著“嗨”的一聲重又挺劍逼到道人身前。這橫下一條心死拼的動作,是做給對手瞧的。印西橋早明白了他的意圖,只見他猛然打馬斜插左側,探身傾全力施出“僵蛇吐信”。鐵鞭如箭如電,向他咽喉疾去。道人剛閃身橫劍,撥過鞭頭。身後劉陵又一個“狼出叢”,一劍快似鋒鏑,三招連環而來。道人急忙後退躲避。再看印西橋已勒馬轉身,猛夾馬腹。那馬一個急竄,而印西橋長刀蘧出,只一個變招,“哧”的一聲,將身後徒步逼來的槍手右臂挑中。那槍手慘“嚎”一聲、仰面跌倒在地。
就在這一瞬間,空檔出現了。
印西橋身子伏到馬背上、猛地一夾馬腹。那馬也機伶,扭過脖子、瞅準那空隙拼命一掠,就此突出重圍,直奔橋下而去。劉陵大喜。他瞅準了這個空子,沒等道人向印西橋出招,疾收寶劍,引韁撥轉馬頭,尾隨印西橋朝西疾去。可就在印西橋突破橋頭另一槍手的堵截,打馬下橋的一瞬間,劉陵出人意料地突然勒馬迴轉,左手六七銅錢朝跟在他後面的道人疾出。這一擊雖依舊未能得手,卻也把他嚇了一跳,趕緊閃避。趁著他稍一楞怔,劉陵順勢緊貼馬背,左手一按劍鞘,狠狠戳向馬臀。那馬兒似乎弄懂了他的意圖,一聲長嘶,飛也似地斜掠官道,扭頭往東南那條鄉間土路疾疾奔去。
這下,眾對手一下愣住了。隨後大夥的怒氣全朝戚科撒去,又“呼啦”一下圍住了他。
此時的戚科收住腳步、也擺開了架勢準備最後一搏,無奈腳下已是力不從心。只見一個趔劂、轟然栽倒在地。剛才他還能勉力撐持,全憑著一股拼死護主的勁氣。如今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