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競選者都是1957年人的精神兄弟姐妹。正是他們首先高度評價那些1957年校園民主運動的先驅,稱他們為“青年政治活動家和理論家”,“馬克思主義者”,說“他們反對斯大林主義,他們希望吸取蘇聯的教訓,借鑑南斯拉夫等國的經驗,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社會主義道路”。這些理解正說明彼此精神的相通。
這裡顯然存在著“1919—1957—1980”的校園精神譜系。
“讓我們新一代推動中國”
現在已經是新的一代。一位競選者在他的《競選宣言》的一開頭就說:“我們這一代的聲音被忽略得太久了,太久了。”而另一位則以這樣一句驚天動地的口號結束他的《競選宣言》——
不能遺忘的思想遺產(3)
讓我們新一代推動中國!
以這樣的氣勢,在八十年代伊始,當仁不讓地登上中國政治、思想、文化舞臺的,是怎樣的一代人?從自覺充任這一代人的“代表”的,這些北大競選人經歷的分析中,我們不難發現,這一代人大都在“文革”前接受了程度不等的小學、中學教育,“文化大革命”構成了他們的主要成長背景。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他們是革命意識形態培養出來的對16位競選人的一份調查表明,他們“最喜歡的小說”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3人)、《牛虻》(2人)、《戰爭與和平》(2人)、《紅樓夢》(2人)、《青年近衛軍》(1人)、《約翰·克里斯朵夫》(1人)、《怎麼辦》(1人)、《阿Q正傳》(1人)、《三國演義》(1人)、《歐陽海之歌》(1人);他們“少年時代的崇拜者”是:毛澤東(5人),孫悟空(3人),雷鋒(2人),魯迅(1人),愛因斯坦(1人),董存瑞、黃繼光(1人),古麗雅(蘇聯女英雄)(1人),岳飛(1人),辛棄疾(1人);“現在最敬佩的人”是:周恩來(5人),毛澤東(1人),彭德懷(1人),陳雲(1人),魯迅(1人),遇羅克(1人),鐵托(1人),劉賓雁(1人),還有回答說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對誰都談不上敬佩”。,經過“文革”的挫折,又開始反思,大都經受了從“幼稚的狂熱”到“理性思考”的精神蛻變。對16位競選人的調查還表明:他們“最恨的”是:虛偽(6人),不讓人說話,禁錮思想(1人),己所不欲,強施於人(1人),奴性(1人),阿諛(1人),官僚特權(1人),陰謀詭計,政治騙子(1人);“最怕的”是:不被理解,脫離群眾(4人),無所作為(3人),自己動搖,成為膽小鬼(2人),國家亂,環境汙染(2人),活著沒有說話的權利(1人);“最喜歡的”是:讀書(4人),思索(3人),認識世界,認識自己(1人),研究理論和實際問題(1人),廣泛接觸各種人(2人),站在推動歷史前進的浪頭上(1人);他們自認的“弱點”是:天真,輕信,坦率,不善於察言觀色,見風轉舵(6人),過於自信,固執,剛愎自用(6人),片面(2人),缺少實際經驗(1人);他們自認為“研究得較為深入的問題”有:“馬克思主義是否會成為過時的東西?”“中國社會的整體現代化”,“官僚主義和‘文化大革命’”,“言論出版自由”,“民主和法制”,“體制改革問題”,“知識分子問題”,“城市民用住宅問題”,“城市待業青年就業問題”,“世界經濟問題,尤其是一些典型國家的發展道路和經驗”,“國際經濟關係問題”,“國際法理學”,“人應該怎樣生活”,“認識論問題”,等等。在他們身上,有三個顯著特點。其一是他們大都下過鄉,當過工人,有的還當過兵,有著深切的底層生活經驗和體驗,比較瞭解中國的國情:這是他們的前代和後代所不及的。其二,他們又是知青、青工中喜歡讀書、思考的一群人,可以說都是自學成才的。他們在同代人中,或者較早地接受了西方思想的影響,或者在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獨立閱讀中,有著自己的獨立思考。因此,他們不僅在艱苦的環境中磨鍊了自己的信念、理想與意志,而且有較為開闊的視野和開放的心態。其三,他們中有些人曾是“文革”後期的“民間思想村落”裡的骨幹。
他們因此具有一些獨特的精神氣質。這是他們自我描述中的“自己”:“他們學會了思索,他們掃除了腦子裡一切神聖的東西,用批判的眼光去重新看待世界。過去有人說:‘青年最大的弱點就是輕信’,可是這一代青年是不會再輕信了。”“我們不僅有懷疑、批判舊世界的勇氣和水平,我們同樣有建設、創造新世界的決心和能力!”這是具有使命感的一代,他們有一種“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