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摩薩德的首腦們(13)

首次被公開報道的局長丹尼·亞託姆

1996年3月24日,以色列內閣透過決議,任命政府總理的助手兼軍事顧問丹尼·亞託姆少將為摩薩德局長。緊接著,佩雷斯總理親自簽署了任命狀,軍事監察機構則有史以來第一次正式行文,准許媒體公開報道。

第二天,亞託姆生平簡況及其將任以色列新一任情報頭子的訊息就赫然出現在報端。以色列允許媒體公開報道情報機構首腦的訊息,打破了它遵循多年的“情報首腦的一切必須嚴格保密”的禁忌。

以色列情報機構的頭頭歷來都嚴格保密,鮮為人知,在西方情報機構推行“公開化”的潮流中,這一做法受到了責難。1995年11月4日以總理拉賓遇刺,全國上下對情報安全機構的不滿進一步上升。1996年初,國內安全總局“欣貝特”局長引咎辭職,以色利政府第一次公開任命阿米·阿亞隆為欣貝特局長,並同時將另外兩個秘密情報部門的現任首腦也公諸於眾。他們是:摩薩德局長丹尼·亞託姆,阿曼局長摩西·雅隆將軍。

其實,禁止公開情報部門首長個人情況的禁令,在此之前就已經被打破了。1996年3月初,以色利《國防報》獲知亞託姆有可能成為摩薩德新首腦的訊息後,就要求公開報道,軍事監察機構亦打算批准《國土報》的請求。

人們知道,自立國以來,以色列的傳統做法是,對其情報機構首腦的名字嚴格保密,就像字母“M”是“超級間諜”007上司的代號一樣,亞託姆的所有前任的名字也都是以字母代表。因此,佩雷斯總理得知《國土報》的請求和軍事監察機構的打算後,十分惱火,認為這是一起“極為嚴重的事件”,欲下令調查並追究《國土報》的法律責任。

而曾於1974年至1982年間任摩薩德首腦的伊扎克·霍菲,對此更是怒不可遏,他叫嚷道:“這是災難性的,這樣做不僅將給情報機構負責人的生命造成威脅,還將給今後工作帶來損害。因為,公開安全情報部門領導的姓名和身份就如同給他們戴上了標籤,無論走到哪裡,人們都會知道他是誰。”

但新聞媒體則持相反觀點,他們針鋒相對地辯駁說,以字母代替情報部門的首腦的真實姓名無助於他們的人身安全。因為,不僅以色列人,連外國情報部門也知道某個字母代表的究竟是誰,例如,如欣貝特前任局長卡米爾·吉隆的代號為“K”,就是盡人皆知的事實。因為他在出任局長前曾公開發表過一篇題為《意識形暴力》的署名文章。《國土報》則認為,將亞託姆的名字秘而不宣則更無道理,他曾出現在許許多多的新聞照片中,並且就站在總理的身後,正如人人們通常所說的“一個間諜有過一段公開的經歷後,再想保密就很難做到了”。情報機構內部不少人也持這種觀點,主張公開自己上司的真實姓名。

在新聞媒體的壓力和多方面的要求下,政府不得不改弦易轍,正式公開了對丹尼·亞託姆的任命及其個人的一些簡要情況。

51歲的亞託姆少將從軍33年,是個典型的軍人,他最初在特種部隊當突擊隊員,後到裝甲部隊服役,擔任過某部軍事計劃處處長、中部(約旦河西岸)軍區司令等職。數年前,他被拉賓總理選中,成為拉賓的助手兼軍事顧問。拉賓遇刺身亡後,繼任總理佩雷斯將他留下,仍擔任總理助手和軍事顧問。

行武出身的亞託姆不僅擁有少將軍銜,還是個經常“報上有影”的人物。1972年,他身著白色機械員工作服首次出現報紙上。當時,深為突擊隊員的亞託姆正參加對遭劫持的比利時航空公司一架班機的攻擊行動,那架飛機是在特拉維夫被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劫持的。與他在一起的還有後來出任外交部部長的巴拉克,以及利庫德集團領導人內塔尼亞胡。

從傳統上看,在以色列參加過特種部隊,尤其是突擊隊的人基本上都有機會得到提升,例如,被任命為欣貝特局長的前海軍司令阿米·阿亞隆曾是蛙人突擊隊隊長;阿曼局長摩西·雅隆將軍,早年也是突擊隊員;中部軍區司令和北部軍區司令的情況亦如此。而亞託姆被任命為以色列最大、最重要情報機構負責人一事,又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摩薩德的首腦們(14)

亞託姆為人謹慎,對工作一絲不苟,辦事認真,追求盡善盡美。他不善言談,特別注重細節,有時略顯古板,因此贏得了“普魯士人”的雅號。1996年初,亞託姆正式走馬上任,成為不斷遭到失敗衝擊的摩薩德局長。

首先是“安曼行動”的失敗,使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