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
陳府,一個乘著朱元璋開國春風新富裕起來的商戶,以種地屯糧起家,短短一二十年內,發展到如今良田百頃,糧倉富足,商鋪眾多的殷實商戶,縣城內商鋪十數家,按前世的標準來說,多少也算是江浦縣內打出品牌的鄉鎮企業了。
陳家的家主當然也姓陳,是蕭凡名義上的岳父大人,家主今年近四十歲,他有一個很有趣的名字,叫陳四六。
事實上這個名字在目前的明朝初期很普見,元朝時期的統治者不允許漢人取名字,小孩出生以後一般都以父母的歲數相加,或以出生的日期命名,這就造成了華夏之內幾乎所有沒上過學或沒當過官的百姓都是以數字命名,比如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他出生的時候當然也不叫朱元璋,而是叫朱八八,或者朱重八,因為他出生的那天正好是閏八月,出生日又是初八,所以叫朱八八,——話說老朱出生的日子實在是個黃道吉日,八發八發,是個開張大吉的好日子,老朱若不當皇帝,改行做生意,想不發財都難。
陳四六這個名字也是差不多的意思,他出生時元朝還沒被趕出中國,統治者仍然是蒙古人,所以陳四六這輩子算是趕上了最後一班數字取名的時尚風潮。
至於蕭凡這個陳府姑爺的身份,說來實在有些尷尬。
這得歸功於蕭凡的老爹,蕭凡祖祖輩輩都是農戶,往上數三代都是,世代在江浦縣下轄的村莊裡種地,屬於典型的根正苗紅的貧農,那年陳四六還沒發達,下鄉收糧食的時候被一條五彩斑斕的毒蛇給咬了,躺在田埂邊哼哼等死的時候,正好蕭凡的老爹路過,農戶都比較善良厚道,於是蕭凡他爹便救下了陳四六。
陳四六感激得不行,當即掏銀子聊表心意,蕭凡他爹風格高尚不肯收,陳四六報恩無門,很是糾結。——事實證明,沒有發達的人還是很有良心的。
晚上陳四六便在蕭凡家住下了,話說陳四六也是個猛人,毒傷還沒好,便跟蕭凡的老爹喝起了酒,二人推杯換盞,喝得面紅耳赤,沒過一會兒二人便稱兄道弟,交情很快升華,一頓飯的功夫便鐵得跟發小兒似的。
陳四六喝著喝著,見到一旁正冒著鼻涕泡兒的蕭凡,靈臺穴彷彿被雷劈中了似的,立馬福至心靈,他想到了報答蕭家救命大恩的辦法,於是指著當時才一歲大的蕭凡,一定要跟蕭凡他爹結成兒女親家,哭著喊著要把他婆娘肚裡還不知男女的胎兒許配給蕭凡,蕭凡他爹攔了大半宿硬是沒攔住。
所以說,做人善良,老天必有回報,日行一善實在是很有必要的,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之類的話那是扯淡,但能白撈著一漂亮媳婦兒,卻是實打實的便宜。
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做人就算不善良,但你的酒品一定要好,喝高了就老實躺下睡覺,別滿口胡亂許諾什麼事,否則等到酒醒,後悔也來不及了。
蕭凡敢打賭,陳四六發達以後,肯定在夜深人靜之時狠狠扇過自己嘴巴子,而且不止一次。
過了一年,陳家的財力愈發雄厚,而且他的老婆真給他生下了一個女兒,取名叫陳鶯兒,再後來,陳四六努力增產報國,老牛自知夕陽晚,不須揚鞭自奮蹄,在他的辛勤耕耘下,婆娘又給他生了個兒子,取名陳寧。
一兒一女承歡膝下,陳家有後,家庭自然和睦。
與此相反,蕭家卻走起了背運。
天有不測風雲,蕭凡的雙親,則因患了肺癆(就是現代的肺結核,古時候這種病是不治之症),雙雙撒手人寰,蕭凡他爹臨死時記憶力如有神助,竟然記得十幾年前有這麼一門兒女親事,他死死拉著蕭凡的手,囑他去江浦縣城,投奔他未來的老丈人,指望老丈人能提點一下女婿,或許將來能奔個好前程,總比一輩子種地強。
蕭凡是個老實本份的孝子,當即便含淚答應了父親。
於是蕭凡賣掉了家中所餘不多的一畝多地,用賣得的錢葬了雙親,孤身一人便投奔陳府而去。
蕭凡就這樣成了陳府的姑爺,若姑爺也算是一種職業的話,算起來他也有近二十年的工齡了。
------------------我就是久違兩個月的分割線呀-----------------
粉嫩嫩的新人發新書,求各位收藏,並收各種票……(法院傳票不要)
第三章 前世今生
蕭凡投奔陳四六的時候,陳四六已經發達了。
人一旦發達了,總有些勢利眼,對當年喝高了平白認下的這位女婿當然有些悔意,這是人之常情。
不論他願不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