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是何人?”
“黃先生你都不知道?哦,你是平民百姓,不知道也是情理之中,黃先生名叫黃子澄,乃洪武十八年殿試的探花,時任翰林修撰,春坊講讀官,伴讀東宮。我的課業都是他教的,他是我的老師,故稱先生。”
蕭凡點頭,黃子澄,這可是個大大有名的人物,朱允炆登基後,此人便成了削藩之策的急先鋒,他的學問是極為淵博的,可惜他的智商跟學問卻成反比,朱允炆被燕王打得兵敗如山倒,以致燕王攻進了南京,朱允炆丟了江山,建文之敗,很大程度上跟這位黃子澄有著莫大的關係。
“殿下,黃先生跟您說了什麼事?”
朱允炆嘆了口氣,猶豫了一下,才道:“我做個簡單點的比喻吧……比如說,有一個很大家族,族長是我的祖父,他很疼愛我,因為疼愛,他甚至把整個家業都交給了我,可是祖父卻不知道,這個舉動讓我的長輩叔叔們很不高興,因為家業之承繼,自古便是父傳子,子再傳子,很少有祖傳孫的,祖父直接跨過了我的叔叔們,把家業傳給了我,叔叔們明著不說,心裡還是有芥蒂的……”
蕭凡心裡咯噔一下,該發生的終究會發生,看來朱允炆和黃子澄已經意識到削藩的必要性了,這個話題果然很要命,不能跟任何人說,包括朱元璋在內。
朱允炆繼續道:“……如今祖父仍健在,叔叔們心裡縱有天大的埋怨,嘴上也是不敢說的,黃先生告訴我,怕就怕一旦祖父仙去,叔叔們便會按捺不住,謀奪本該屬於我的家業,那時我小小的年紀,無論是名望還是輩份,都不是叔叔們的對手,臣強而君弱,亡國之兆也……”
說到這裡,朱允炆沉沉嘆息,眉頭擠成了一個川字。
蕭凡沉默,無論是身份還是立場,他都無法說什麼,這是政治,血淋淋的政治,自己能說什麼?一個不小心,沒準會把自己的命給搭進去,如今他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