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成都縣城。
縱觀歷代建城,或憑山險,或佔水利,只有成都既無險阻可恃,更無舟楫之利。且城址在平原低窪地方,潮溼多雨,附近更多沼澤,惟靠人力來改善。
為了築城,蜀人曾在四周大量挖土,取土之地形成大池,著名的有城西的柳池,西北的天井池、城北的洗墨池、萬歲池和城東的千歲池,既可灌溉良田,養魚為糧,更可在戰時作東、西、北三面的天然屏障。加上由秦昭王時蜀守李冰建成的都江堰,形成一個獨特的水利系統,一舉解決成都平原水澇之禍、灌溉和航運的三大難題。
成都本城周長十二里,牆高七丈,分太城和少城兩部份。太城在東,乃廣七里;少城在西,不足五里。
隋初,成都為益州總管府,旋改為蜀郡。
大城為郡治機構所在,民眾聚居的地方,是政治的中心,少城主要是商業區,最有名的是南市,百工技藝、富商巨賈、販夫走卒,均於此經營作業和安居。
後來隋政解體,天下大亂。四川三大勢力的領袖,獨尊堡的解暉,川幫有“槍霸”之稱的範卓和巴盟的“猴王”奉振,舉行了一個決定蜀人命運的會議,決定保留原有舊隋遺下來的官員和政體,改蜀郡為益州,以示新舊之別,由三大勢力為新政撐腰,不稱王不稱霸,等待明主的出現。
此事本是由“武林判官”解暉一力促成,當時有識之士莫不讚其老辣聰明,因深知巴蜀受山水之險所阻,兼且民風淳樸,百姓熱愛自給自足的生活,偏安有望,卻是無緣爭霸而做此明智抉擇。
只是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當初任誰都不會想到如今做出打破巴蜀幾年來的和平局面的抉擇的人竟也是解暉!由於他突然改變立場,一意孤行宣佈投向李唐,最終導致與川、巴兩大勢力的決裂,甚至引得“天刀”宋缺勃然大怒,悍然出兵,使得祥和寧靜的巴蜀籠罩上一層濃重的戰爭陰雲。
解暉經營多年的老巢獨尊堡位於成都北郊坐南朝北,仿似一座規模縮小的皇城。孫子兵法《雄牝城》篇曰:“城在渒澤之中,無亢山名谷,而有付丘於其四方者,雄城也,不可攻也。軍食流水,生水也,不可攻也。城前名谷,背亢山,雄城也,不可攻也。城中高外下者,雄城也,不可攻也。城中有付丘者,雄城也,不可攻也。”獨尊堡雖無山嶺可依,卻依傍於萬歲池南岸,水源充足,加以全堡用巨大石磚砌就,固若金湯,亦在雄城之列。
又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即使以孫武子的用兵如神,仍以攻城為不得已的下下之策。然而此一時彼一時,常把這幾句軍事名言掛在口邊的寇仲,此刻便在獨尊堡外扮演著攻城者的角色。經過一夜的努力,他派出的人已成功地堵塞了萬歲池的出水口,截斷了獨尊堡護城河的源頭。待其水淺後,再囊土運石,以裝滿土石的車子直接推入壕中,強行填出了十多條通道。並在黎明時分,悍然發動了最為殘酷的“接城”戰。在城下,由天下第一巧匠魯妙子坐鎮的大秦軍械、科技兩部聯合設計生產的各種威力驚人的新式攻城工具大發神威,附帶可伸縮摺疊雲梯的飛樓、下懸衝擊城門的巨型檑木的撞車、可以精確投射數百斤重巨石的超級投石機、連環發射碗口粗細丈半長短木杆鐵簇巨箭的八弓床弩……以雷霆萬鈞之勢,攀城、撞牆、擊門,怒濤般宛如永無休止的攻勢一點一滴地消耗敵人的意志和防禦力。
“真痛快!好久沒這麼活動過了,獨尊堡的這批傢伙也算難啃!”身著一襲被血水浸透的鎧甲的寇仲大笑著對同樣戎裝在身、銀髮銀鬚手扶銀龍拐的宋魯道。就在方才,寇仲親自率領百餘名“天龍禁衛”沿樓車上的高梯衝上城牆,斬殺數百敵眾。最後獨尊堡少主解文龍亦親自出馬,率大批死士拼命抵抗,才勉強將他迫下城牆。
緊跟在寇仲身後的徐子陵湊到他的耳邊,幾乎是咬牙切齒地道:“我的聖上,麻煩你時刻記著點自己的身份好不好,哪有身為一國之君冒著槍林箭雨親自上陣的道理?如果你不想師傅他老人家知道今天的事,就從現在起給我老老實實地等在這裡!”
本來意氣風發的寇仲立時蔫了下來,向著徐子陵討好地滿臉賠著笑道:“陵少息怒,本聖上聞過則改便是,這點小事就沒必要麻煩師傅他老人家了吧。”
一邊的宋魯手捻髯看他們兄弟鬥口,感慨萬千地搖頭失笑道:“小仲,你知不知道老夫越來越佩服你了。不是因為你今時今日的武功地位,而是你即使有了今時今日的武功地位,卻仍然保留了一顆純淨的赤子之心!這本是不可能的事,可你偏偏做到了,難怪大兄肯將最疼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