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聽了王浩然的彙報,苦笑道:“看來大唐還真沒有多少人才呀,挑出一百人都還這麼勉強。”
“陛下,恕臣弟直言,以大唐目前百姓求學的普及程度來說,會讀書識字就已經算是很高的要求了,在這個基礎上再要求有才學,那就更顯得鳳毛麟角了。”王浩然說道,“所以,陛下若想能有源源不斷的人才,單單靠規範科考是不行的,最根本的解決辦法還是普及教育。”
“哦?那你覺得需要怎樣普及教育?”李世民知道王浩然這麼說必有什麼意圖。
“廣辦學堂。”王浩然解釋道,“如今大唐百姓衣食無憂,若說再有什麼願望的話,那必然是希望自家孩子能讀書識字了。若是大唐百姓人人皆有書讀,那以後必然會是人才輩出的。”
“能做到人人都有書讀自然是好,可是如此花費巨大,就算掏空國庫也是辦不到的。”
“陛下可聽說過慈善機構?”
“可是你娘和其他幾個婦人一同創辦的慈善機構?”
“沒錯。”王浩然說道,“這慈善機構除了救助貧困家庭外,還籌資創辦學堂,截至目前,已經建立了八所學堂。學堂雖也有收取學費,不過費用不高,同時還有很多善人持續有捐助,以此維持學堂的運轉。”
“你的意思是讓朝廷照這樣的模式創辦學堂?”李世民恍然大悟。
“沒錯,慈善機構有許多經驗亦可以照搬照用。大唐富人亦有不少,他們如今缺少的是名望,如果朝廷出面,對行善之人給予些肯定,想必會有更多人願意捐贈家財以創辦學堂。”
“那給予肯定又是怎麼個說法?”李世民問道。
“辦法有二,其一就是功名,陛下不是制定有一至九等功名嗎?以此作為賞賜亦不為過。還有一個辦法就複雜一些,在慈善機構,他們經常會向他人傳送一些傳單,也就是一張紙上印有捐贈人排名、善款去向,或是關於一些貧困之人的狀況之類的資訊,如此一來,既能給捐贈者一個交待,也能為捐贈之人揚名,使得渴望得到名望的富人更願意捐贈。臣弟想的第二個辦法就是,由朝廷發行類似於這傳單的讀物,不過朝廷若是做這事,肯定是全大唐範圍的事,發行這讀物必然需要不小的開支,所以臣弟覺得,若是這讀物除了釋出以上所說的內容之外,再加上一些其它資訊,比如各地的奇聞怪事、名人名作、朝廷政策等等,再以售賣書本的形式出售,不求能賺多少錢,只要所得能維持這讀物發行的花費即可。”
“聽起來還不錯,要不這事就交由你去辦吧?”李世民對來辦學堂的事還是挺感興趣的,不過至於辦報紙嘛,他覺得還是直接賜功名簡單得多,如果王浩然能把辦報紙的事接下來,雙管齊下,那就再好不過了。
王浩然能猜到李世民的小算盤,心中對李世民甚是鄙夷,如此利國利民之事,堂堂大唐皇帝,竟然因為辦報紙不賺錢而推脫!真是比王浩然這商人還商人啊。
“陛下,這讀物最好還是由朝廷發行為好,若是運用得當,這讀物可是能成為朝廷一大利器的。”王浩然解釋道,“比如說陛下欲西征,大唐百姓或有不少人不理解,朝廷亦可透過這讀物向百姓說明。又比如說倭國同化一事,大唐百姓大部分人對倭國心存鄙夷,這將會是同化政策的極大阻礙,那朝廷則可先透過這讀物發表相關言論,引導輿論方向,使之往利好的方向發展。”
李世民眼睛一亮,他知道,王浩然說的還只算是比較檯面話的,其實說穿了,這讀物就是洗腦神器、李世民身為帝王,對有著這“教化”百姓功能的神器甚是愛惜,如獲至寶。
“浩然,你看哈,如今雖然你那慈善機構已有一定的規模了,可若是朝廷一建立新的慈善機構,想必你那慈善機構是競爭不過的,到時怕是會維持不下去了。所以,要不你那慈善機構直接轉手給朝廷如何?”
李世民的算盤打得啪啪響,但王浩然也知道他說的也不無道理,有哪個私人企業能跟國企抗衡呢?不過他的慈善機構有著它本身的價值,李世民想接手,那就看他能支付多大的代價了。
“陛下,臣弟創立慈善機構之初,是因為臣弟幾兄妹全都不在家中,本意只是想讓臣弟的娘和大娘能有些事情可以做,不至於無聊,所以以後就算這慈善機構入不敷出,但只要來去不大,臣弟還是很願意讓這慈善機構存在的。”王浩然開始討價還價了,李世民想以施恩的姿態接手慈善機構,那出價肯定是不高的,所以王浩然乾脆直接不領情,必須讓李世民承認慈善機構的價值才行。
“八所學堂,花費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