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朝若昂四世說道:“我的國王,李植並不是無償幫助我們。他是把我們當作炮灰在歐洲吸引英荷聯軍的火力,在英國和荷蘭將軍隊從遠東抽出後,李植這三年橫掃遠東。整個印度支那已經全部變成了李植的領土。”
“如果最近在荷蘭的傳言沒有錯誤的話,我想就連巴達維亞和更東面一些的大島也已經被李植佔領,整個遠東已經沒有了歐洲人。”
拉斐爾躬身說道:“我的國王,李植是在利用我們,利用歐洲白人之間的矛盾分化瓦解我們。我們付出了三年的時間和幾萬人的傷亡,什麼也沒有得到,而李植已經得到了一切。”
“我的國王,如果這次我們沒有和英荷達成協議,繼續牽制英荷的話,李植還會輕而易舉地拿下印度。甚至波斯。”
聽到拉斐爾的話,若昂四世沉默了。
拉斐爾說的沒錯,如果說李植和葡萄牙是並肩戰鬥的盟軍的話,李植一方獲得了太多的利益,而葡萄牙一方什麼都沒有得到。
若昂四世的首席外相阿爾維斯咳嗽了一聲,說道:“拉斐爾,也不能說我們一無所獲。我們得到了前裝線膛槍,現在我們已經能仿製這種步槍了。我們也學會了製造前裝線膛炮,雖然我們無論如何造不出合格的線膛炮開花彈…”
拉斐爾冷笑了一聲,說道:“外相大人,難道這就是三年的戰鬥,幾萬犧牲士兵換回來的成果嗎?據我所知,荷蘭人並沒有為李植付出任何一個士兵的生命,卻也已經掌握了線膛槍和線膛炮的秘密。”
“而且殿下,根據我們派駐在范家莊的大使彙報,李植的軍隊現在已經使用更先進的武器了。據說李植已經給他們的軍隊裝備後裝槍,這些新式武器李植一把也沒有賣給我們,就是防備我們仿造。”
“李植對待盟友,可以說是吝嗇至極。”
若昂四世站了起來,在王座前來回走了幾步,沉吟說道:“我們葡萄牙,在這場戰爭中收穫的…確實不多。”
拉斐爾說道:“我的國王,我們應該讓李植知道我們的不滿,讓他重新評估我們這個盟友的價值。”
若昂四世低頭想了一會。
阿爾維斯躬身說道:“如果國王有需要的話,我願意親自去一趟東方,和這個傳奇的李植談一談,讓他理解葡萄牙的失落和不滿。”
若昂四世抬頭看著阿爾維斯。
許久,他說道:“確實,阿爾維斯,你該去一趟天津。”
“不光是你該去,我也該去!”
“和李植的盟約是我們葡萄牙現在最關鍵的事情,我必須實地瞭解李植的國家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他到底有多大的實力,他的軍隊有怎樣的戰鬥力。我要親自去天津看一看,去和李植談一談。”
第一千四十九章 入港
崇禎二十六年五月初三,北半球已經進入初夏,“盟約號”蒸汽輪船緩緩進入了天津大沽港。
若昂四世站在盟約號的船首樓上,滿臉地不敢置信。
這就到了?到了世界另一頭的中國?
從葡萄牙里斯本出發,李植的蒸汽輪船隻用了兩個月就到達了天津,這種速度對於若昂四世來說絕對是風馳電掣。要知道對於這個時代的帆船來說,這樣的旅程最少也需要六個月。
一些開得慢的帆船甚至需要兩年的時間才往返一次遠東,一年開到遠東,第二年開回歐洲。也就是說,李植的蒸汽輪船足足把海上的運輸時間減少了三分之二,至少三分之二。
若昂四世回頭看了看輪船上兩個大煙囪,搖了搖頭。
雖然這種輪船已經無數次將關鍵物資運到了里斯本,但親自坐輪船兩個月感受一下這輪船的真實速度,對乘坐者世界觀的衝擊力大不一樣。
這完全是革命性的交通工具,徹底改變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
為什麼這麼先進的機器會在遠東被明國人發明,而不是由科學昌明技術先進的歐洲人發明?
若昂四世曾經三次向輪船船長提出參觀輪機底艙,但都被船長以保密為由直接拒絕了。
拉斐爾對此十分不滿,三次向船長髮出了外交通牒,但最後船長始終沒有改變主意,若昂四世一行人也毫無辦法。
若昂四世也派了一個侍衛化裝成漢人在晚上混入底層甲板。但黑暗中也看不清什麼。在這個間諜被抓到之前,他唯一確定的事情就是這驅動輪船的巨大機器是燒木柴的。
後來船長加強了底層甲板的戒備,若昂四世的人再沒法混進去。
若昂四世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