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人。這種人手上的嚴重不足,讓李植有種無米下鍋的窘迫感。
洪承疇坐在王府三殿的下首,拱手說道:“王爺,如今之際,想用我一鎮六省培養的中學生管理領地已經不可能。只能在官員的位置使用中學畢業生,而在基層啟用識字的儒生進行最基本的管理。”
聽到洪承疇的話,鄭開成搖頭說道:“不妥!這樣操作有很多問題。首先剛畢業的中學生沒有在基層鍛鍊直接做官,十分不妥。官員什麼都不懂,容易被基層的儒生欺瞞,一個決策做錯了就要連累一鄉一鎮幾千人幾年的時間。”
頓了頓,鄭開成又說道:“而且在基層全用儒生做公務員,也實在是危險。一切制度能否得到遵守維護,最關鍵的還是人。如果衙門裡除了官員全是儒生,最終儒生的那一套東西就會替代王爺的公德,主導衙門的文化。”
“恐怕到時候我們江淮省的衙門,講究的還是忠孝仁義。”
李植聽了鄭開成的話,皺了皺眉頭。
忠孝仁義這種東西,說到底就是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的私德。這種私德文化發展下去,就是結黨營私官官相護,甚至徇私舞弊貪汙受賄。如果李植讓儒生成為江淮省政府的主流,恐怕自己治下的江淮省和士紳治下的南直隸不會有什麼區別。
如果基層全是儒生,在儒生的影響下,恐怕自己苦心培養的中學畢業生也會漸漸忘記什麼是公德。
全用儒生做公務員,不是一個可取的辦法。
李植在王座前來回走了幾步,沉吟說道:“如今中學畢業生不足,靠學校教育沒法徵募足夠的公務員,那就只能啟用公務員考試了。”
第八百二十二章 公務員考試
鄭開成聽到李植的話,拱手問道:“王爺,何謂公務員考試?”
李植答道:“公務員考試就是透過考試的方式,從民間擇優錄取吏員。”
鄭開成聽到李植的話,想了想,沒有說話。
選拔合格的公務員是世界各國都存在的需求。公務員的素質直接決定一個國家政府的行政效率。所以在後世,各國普遍實行以公務員考試為核心的吏員選拔制度。
英國於1870年確立了以公開考試選拔國家公務員的制度,實際了一百多年。英國的公務員考試內容包括“鑑識”、“文書起草”、“集體討論”和“會議實習”等部分,考選的是公務員的綜合能力。
美國同樣實行公務員考試,美國於1883年透過了文官法,並依法成立了文官委員會,全面推行透過考試選拔優秀人才擔任公務員的制度。到李植穿越前,美國透過考試選任的公務員已超過了公務員的85%。
在後世的中國,公務員同樣是由考試選拔。
李植作為一個穿越者,在一鎮七省,尤其是在天津和山東引進公務員考試製度,也是順水推舟的事情。
實際上,在一鎮七省也具備了公務員考試的基礎。
首先是天津、山東和遼東的識字率很高。這些年經過李植的鼓勵和支援,很多工人和農民都主動學習文化。李植在各地廣泛設定掃盲夜校。在山東,識字率從極低的水平上升到了兩成半。在天津二十多個州縣,識字率更是達到了四成。
換句話說,李植在天津和山東有四百多萬識文斷字的子民。這四百多萬能夠讀書看報的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就是李植選拔公務員的基礎。
鄭開成想了一會,問道:“王爺,這公務員考試,是不是就是和科舉一樣。”
李植搖頭說道:“不一樣,大不一樣。”
“首先,公務員考試選拔的不僅是官員,更是基層公務員。大明的科舉考試只選拔官員,而吏員則被認為是賤職,由出身不好的人擔任。而且官員是流官,吏員卻是鐵打不動的釘子戶,如此一來,吏員的**根本沒法控制。”
“而我們的公務員考試,則是同時選拔官員和吏員。保證所有的吏員都是合格的人才。”
洪承疇撫須說道:“王爺英明,如此一改,則一掃我大明二百餘年科舉的積弊,將奸猾胥吏的本源清正了!”
李植笑道:“更關鍵的是,我們的考試不但考知識和能力,更要用百分之六十的分值考選應試者的公德水平。”
鄭開成眼睛一亮,說道:“那這麼一來,公務員考試考得最多的是公德了?”
李植點頭說道:“對!能力不強但人品正直的官吏可以依賴其他有水平的人做正確的事情。但一個沒有公德的人,他所有的能力都會變成作惡的憑仗,能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