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的統治地位。
在朱由檢看來,這廢除的不是儒教,這廢除的是大明朝根深蒂固的統治基礎。
如果大明朝的百姓不再信奉儒教,不信奉君臣父子,那百姓們信奉什麼?信奉李植的公德?誰造福百姓就尊崇誰?那李植讓這麼多大明百姓吃飽飯,富裕了,李植打滅滿清和流賊救了天下百姓,那是不是都要去崇拜李植。
那以後這天下的民心,朝廷還能佔據一分一毫?
李植希望用公德強盛大明,造福華夏子孫。但是在朱由檢看來,李植是在一步步蠶食大明的根基。
朱由檢看著桌子上的大名縣縣令奏章,身子忍不住顫抖起來。
朱由檢嘆道:”這些小民想賺高月錢,為什麼不搬家到李植的一鎮九省去?“
內閣閣老張光航臉色同樣很難看,大名縣發生的事情,讓朝廷上下都十分難堪。他拱手答道:”聖上,一鎮九省的本地百姓是富,但外來的百姓並不富裕。大名縣的百姓若去一鎮九省務工,不但要承擔較高的房租和物價,還要承受背井離鄉寄人籬下之苦,做最苦的事情,做社會最底層的人。“
”到了一鎮九省,外地務工人員根本找不到般配的媳婦。本地的富裕百姓不但娶光了本地的女人,還要娶外來人員中好看的女子。“
”不是窮得揭不開鍋,尋常百姓是不願意遷徙到一鎮九省去的。“
朱由檢眼睛看著桌上的奏章,眼睛有些遊離。
張光航吸了口氣,說道:“聖上,若是在以前,大名縣的百姓受士紳控制,日日受忠孝仁義教化,也是做不出這樣的事情的!”
”但如今,百姓一個個都被齊王的公德教化,都說遵守公德的人才是好人,只有造福百姓的官才是好官。什麼忠孝仁義君臣父子,現在都沒有人提了。“
”現在的百姓,一個個都說一鎮九省那樣的官員才是該有的樣子。“
”百姓忘記了忠孝的本分,就無法忍受上下其手中飽私囊的官員了。百姓要過豐衣足食的好日子,怨氣一日盛於一日。“
朱由檢臉色有些發白。
”其他地方的情況,也是如此?“
張光航嘆了口氣,說道:”聖上,其他地方也是一樣。隨著公德思想的普及,隨著一鎮九省的富庶情況傳入內陸,百姓們都對朝廷不滿。“
張光航猶豫了一下,說道:”如今情況唯一好一些的是兩廣。因為齊王在那裡招募移民開墾海外,一年就募了幾十萬人,所以那裡的百姓對生活有指望。但其他地方的百姓一個個都是滿肚子怨氣。“
“皇上,這麼發展下去,恐怕天下要生變啊。“
朱由檢聽到張光航最後這句話,臉上更是雪白。
第一千八十一章 決斷
朱由檢手上抓著一塊壓書玉,不停地轉動,臉上有些驚惶神色。
朱由檢可不想大明皇朝斷送在自己的手上。大明朝自太祖高皇帝打下的江山傳了兩百多年,繁衍養活了朱家的百萬皇族。如果大明朝斷送在朱由檢手上,朱由檢有何面目去見列祖列宗。
但是看現在的形勢,事態已經失去控制了。
李植不停地蠶食朱由檢的天下,如今這天下的民心已經快收不回來了。
如果說從前的李植還讓朱由檢有安全感的話,那是因為李植只有虎賁軍,卻沒有大義和名分奪取天下。李植一直是以大明的忠臣良將面目出現在世人面前,無論是一鎮九省的百姓,還是大明其他地方的百姓都明白這一點。
如果李植造反,他將受到世人的反對。李植如果頂著亂臣賊子的罵名造反,即便成功也是隱患重重,且不說在歷史上留下可恥的記錄,光是這個以權臣謀反的事實都會讓新建的朝代毫無合法性。
沒有合法性的帝國是脆弱的,掌權的將軍們會發起一次又一次的下克上,就好像在五代十國時候不斷上演的劇情。
又或者因為開國皇帝沒有合法性而毫無自信,用各種手段限制武將的手腳,最後因為軍隊沒有戰鬥力被外敵欺辱征服,就好像宋朝一樣。
朱由檢不相信李植會放棄大明齊王這個千古佳名,放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放棄實際統治一鎮九省的權勢,去開創一個毫無合法性的新朝代。
但是現在不同了。
現在李植強迫朱由檢廢除了儒教,廢除了維持大明朝禮法的君臣父子。同時李植又逼迫朱由檢在全國宣傳公德,以公德考試取士。於是全國百姓都明白只有為民造福的官才是好官,只有富國強兵的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