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齊聚塔山,肅清寧錦之間的全部道路。”
“肅清道路後,我軍步步為營,發兵錦州支援祖大壽。”
李植見自己一到寧遠洪承疇就發兵,以為洪承疇這是等著自己上戰場殺敵。他想了想,不等洪承疇點將就拱手說道:“督臣高見。我部火炮眾多,願為前鋒,攻打東奴的營寨。”
洪承疇聽到李植這話,撫須說道:“興國伯驍勇敢戰,實在是國家棟梁。只是虎賁師跋涉而來,旅途疲憊,不適合立即投入作戰。本督願意將興國伯兵馬布置在後方押陣,監督前面的兵馬。若是遇到臨陣脫逃的兵士,興國伯的兵馬發銃射殺之,可以穩軍心。”
李植愣了愣,沒想到洪承疇居然不用自己。
自己大軍一到,明軍士氣大振。按照正常的邏輯,顯然自己應該作為主力使用,打出聲威帶動全軍。然而洪承疇卻把自己佈置在後面押陣,這是什麼意思?
難道洪承疇要雪藏自己的虎賁師?
帳中的眾將也十分疑惑,楊國柱十分耿直,趕緊拱手說道:“軍門,興國伯兵強馬壯,是大軍之中堅力量。督戰之事,雖然也重要,但隨便哪部兵馬都可以做。若是讓興國伯兵馬督戰,未免大材小用,讓大軍失了鋒芒。”
王樸一揮手,說道:“督臣,某願意以麾下四千兵馬督戰,替換出興國伯一萬五千人上陣殺奴。”
吳三桂心機倒是深沉些,他看著洪承疇,眼睛裡有些疑惑,但沒有多說。
洪承疇看著帳中諸將,淡淡說道:“興國伯是我大軍之魂,不能輕用。此番我五萬餘人攻打二萬清軍的營寨,大勝可期,不需興國伯動手。以後若是小戰弱敵,興國伯兵馬都應坐鎮後方。若是大戰強敵,興國伯兵馬方才上陣。”
聽到這話,眾將都沉默了。
洪承疇的意思,是要把所有容易立功的機會,讓給其他諸將。而把難啃的硬骨頭,交給李植去打。李植要做最苦最累的活,賺最少的功勳。
洪承疇這是和李植有仇?
眾將心裡嘀咕,這樣的安排當然對自己有利。有李植的兵馬坐鎮,明軍士氣高漲,已經可以和清軍野戰廝殺。打弱敵搶戰功的事情李植又不準參與,戰功豈不是全落入自己這些武將囊中。而萬一碰到強敵,坐鎮後方的李植又會被調出來迎敵,大軍沒有勢弱崩潰的危險。
這當然是好事。
只是這樣的安排,對李植來說是不是太苛刻,李植會同意?
李植聽到洪承疇的話,臉上也是十分難看。
這把自己當成什麼了?搶戰功你上,打硬仗我來,這是欺負自己好說話麼?自己和洪承疇沒有過節啊?而且以洪承疇的性格,他處處把自己高高捧起,不太可能定下這麼針對自己的戰略吧?他不怕把自己惹急了揮袖而去,大軍走了主力萎靡不振?
李植和鄭開成等人對視了一眼,眼睛裡滿是疑慮。
而且洪承疇也沒有動機做這樣的事情啊。無論是自己立功還是其他武將立功,他洪承疇都有運籌帷幄之功。上次自己擅自去青山口孤軍作戰,最後洪承疇還是得了指揮的功勞,升為太子太師。自己這一次只要在寧錦立功,洪承疇也會得到升賞。
這樣壓制自己,不讓自己立功的戰略,不可能出自洪承疇之手。
誰怕自己立功呢?又能影響洪承疇的戰略呢?
李植假裝發怒,一拍椅子說道:“軍門如此安排,本伯就不戰了!”
聽到這句話,洪承疇一下子臉上發白。他慌張地站了起來,賠著笑拱手說道:“興國伯何出此言?這些以多敵少的小功,興國伯不取又有什麼?以興國伯今日的身份,當然是要在硬仗中立功,才顯英雄本色。”
李植看著慌張失措卻不敢改口的洪承疇,確定了這戰略一定不是洪承疇定下的。洪承疇背後,必有不能說的無奈。
洪承疇貴為太子太師,能讓洪承疇這樣無奈的,只能是天子朱由檢了。
這些年自己步步進逼,如今已經控制整個天津。自己在各地殺士紳殺官員,十分跋扈,顯然天子是不願意看到自己更進一步的。
既要讓自己來寧錦,確保錦州大戰的萬無一失。又不到關鍵時候不讓自己上陣,儘量不讓自己立功。
天子打得一手好算盤!(未完待續。。)
第四百三十六章 營寨
李植靜靜看著洪承疇,許久沒有說話。
洪承疇有些緊張,看著李植說道:“興國伯麾下不世強兵,正該在關鍵時刻才拔出利劍給予東奴雷霆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