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跟役們拋下一千多條性命,頂住了明軍的第二輪炮擊,繼續前進。
李植的大炮打了一輪後,就安靜下來。在明軍重新裝載火炮的間隙,清軍把一百多木橋架在了第三道壕溝上,成功把第三道壕溝也變成了通途。
看到第三道壕溝被鋪上木橋,清軍中軍的滿蒙貴族們對視了一陣,一個個滿臉的欣喜。
再堅持一會兒,就能衝到第四道壕溝前了。
輔兵和跟役們舉著最後兩百多架木橋,朝最後面的第四道壕溝衝去。清兵們知道,哪怕上面的明軍再開一輪炮,也至少有一百多架木橋可以架上第四道壕溝。只要再往前走十幾步,所有的壕溝就會全部被清軍征服,清軍的大部隊可以跨過壕溝殺向寨壘裡的明軍。
清軍的中軍處,又吹響了鼓舞士氣的牛角,鼓舞舉橋的清兵往前衝。
聽到號角聲,清軍們改走為跑,用盡全身力氣往前衝,朝第四道壕溝衝去。
距離第四道壕溝十幾步,明軍寨壘上的火炮果然又開火了。散子炮轟炸,然後後面跟著明軍的步槍射擊。
那木盾被霰彈撞破後飛迸出來的木塊殺傷力驚人,不少輔兵穿著綿甲都被木塊割傷割死。而霰彈的彈丸就更加致命,薄薄的綿甲在這些彈丸面前就像是紙一樣脆弱,更別提那些無甲的跟役了。被打中腦袋,就被打破頭骨。被打中肚子,就是一個大傷口打出腸子。
而那些步槍手的射擊,則更是刁鑽,一槍一槍全打在清兵的軀幹上。
前幾排的清兵,非死即傷。
大炮轟炸加步槍排射,又是一千多清兵倒在了華北初春堅硬的土地上,血流成溪。
一排木橋被擊潰了,幾千清兵狼狽退了下去。他們逃跑的途中,還有步槍在射擊,一路追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