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7部分

沒有剩餘。李植一開口就要一千五百萬兩,這讓李砸鍋賣鐵也拿不出來。

然而李植在通牒中用詞十分嚴厲,大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勢頭。如果李拒絕,恐怕接下來朝鮮就要迎接李植的討伐。

朝鮮是知道李植的厲害的。

雖然朝鮮是大明的藩屬國,但卻是這些年東北亞歷次戰爭的親身經歷者。無論是在戰國時代後崛起的日本,還是努爾哈赤時代統一女真的後金,都多次入侵朝鮮。朝鮮可以說是處在東北亞的風口浪尖,所以歷來對附近各個勢力的實力更替十分敏感。

朝鮮向來執行“事大主義”,也就是後金、大明和日本這些附近的勢力誰最強大,朝鮮就倒向誰。大明比日本強大,朝鮮就堅持聯合大明對抗日本;大明比後金強,朝鮮就堅持奉大明為正朔;而崇禎九年皇太極的滿清看上去比大明更強,朝鮮就投靠滿清。

執行這項國策的朝鮮當然明白,如今李植兵強馬壯。

李植名義上仍是大明的津國公,實際上卻高度自立,內政外交都獨自進行。去年夏天李植北伐清國,乾脆利落地滅亡了無數次攻掠大明的韃清。朝鮮當然有在遼東布有哨探,彙報回來的情報是清國在李植的火銃大炮面前不堪一擊。

去年目睹李植的恐怖實力後,朝鮮的君臣上下深感畏懼,擔心李植得了遼東後順勢徵朝鮮。然而想鐵血無情的李植不懲罰降清的朝鮮難度太高,朝鮮最後選擇了做大明朝廷的工作。

國王李朝北京城中派出特使,花了了價值幾十萬的財貨上下賄賂朝堂上的文官,終於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