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有不少細作的。我們只要把聖上不同意討伐朝鮮的訊息散佈出去,李植違抗聖旨,搶劫藩屬國的行為就會被他的領民瞭解。李植這些年經營的大義形象,將一夜之間瓦解。”
王承恩眼睛一轉,拍手說道:“這一著妙!妙不可言!”
朱由檢回頭看了看自己的兩個心腹太監,皺了皺眉頭。
“胡鬧!你們是想逼得朕和津國公敵對麼?”
王承恩和王德化聽到朱由檢的話,嚇得笑容一下子全僵住。兩人撲通撲通跪在了地上,磕頭說道:“奴婢不敢!”
朱由檢喝道:“津國公這些年南征北戰忠心耿耿,可謂是我大明的中流砥柱。雖然控制天津山東,但該上交的糧餉從不虧欠。若是朕聽了你們這些斤斤計較之詞,讓津國公對朕滿腹不滿,江山社稷危矣。”
“如今闖賊佔領河南,定賊盤踞湖廣,正是用人之際。朕現在算是明白了,按東林黨的輿論走下去,只會把良民逼成反賊,把天下逼得大亂。李植便是有些摳唆,也不能因此和他產生矛盾。”
王德化正要說話,卻被王承恩搶了個先。王承恩在地上磕頭說道:“皇爺聖明!奴婢目光短淺,罪該萬死!”
朱由檢看了看兩個年輕的太監,沒有說話。
一甩袖子坐到了御座上,朱由檢又看了一遍李植的奏章,緩緩說道:“一百萬兩也不是一個小數字了,足夠武裝一萬新軍,支撐一萬人一年的糧餉了。”
“李植討伐朝鮮用的是私軍,朝廷不需要出一點力。”
“傳朕的旨意,將討伐朝鮮的大義名分給津國公。朝鮮曾降清叛國,該罰白銀一千五百萬兩。此事由徵北大將軍李植全權負責。若朝鮮不能幡然醒悟繳納罪銀,朕授予徵北大將軍李植調兵遣將便宜行事的權力。”
第六百七十二章 兩班
朝鮮平安道榮交縣的縣令衙門中坐著幾百人,為首的十幾人面前擺著酒菜。縣令姜由松坐在廳堂最上面,卻沒有一絲上位者的威勢。他緊張地看著廳堂內坐著的十二家“兩班”豪強家主,似乎在看著這些人的臉色。
朝鮮不設省,全國分為八個“道”,平安道是最西北的一個道。在各個道內,朝鮮仿照中國設定府、郡、縣等行政單位。朝鮮全國分為五百多個縣,每個縣都很小。
在朝鮮,政府和農民之間的豪強,是“兩班”貴族。
朝鮮社會中廣泛存在前朝遺留官員和本朝新貴組成的貴族,這些貴族不但把控著政府,讓政府做出非兩班貴族不能入仕的嚴格規定,更控制著地方上的秩序。在地方上,朝鮮的貴族是地主,是豪強,是農民的領袖。
沒有在地兩班的配合,地方官的行政命令根本無人理睬。
和大明計程車紳相同,朝鮮的兩班貴族也恪守儒家傳統,傳播文化講究仁孝。唐代以後中國再無力入侵朝鮮,蒙元的威脅曇花一現,朝鮮半島幾百年來長期的和平環境缺乏外部競爭和壓力,這讓儒家思想十分興盛。
這些在地的兩班貴族利益格局和朝鮮王室完全不同。朝鮮王室害怕被李植推翻,這些根植於農村的兩班卻不怕。
這些地方上的兩班是依附於朝鮮農民的。而朝鮮的農民,作風是比朝鮮的王室彪悍的多的。
當初日本豐臣秀吉政權入侵朝鮮,在大城市勢如破竹很快佔領朝鮮全境,但在農村卻遭到狙擊。朝鮮的農民們舉著籬笆鐮刀守住鄉村,幾十萬日本入侵大軍根本搶不到糧草,最後終因後勤問題退回日本。
正因為朝鮮地方上的農民相對強悍,所以強盛如崇禎九年的皇太極,也從來不曾打吞併朝鮮的主意。後金兩次征服朝鮮,都是來去匆匆,得了朝鮮王室的一個城下之盟就趕緊離開朝鮮半島。
比起李氏朝鮮政府,朝鮮的草根農民才是守衛這個國家的真正力量。而地方上的兩班,則是這些農民的代言人。
姜由松舉起酒杯,賠笑著說道:“大家都是朝鮮的義士,如今大明津國公李植有令要一千五百萬兩銀子,朝廷有難,大家廣出錢財。我們縣十二家豪強籌集三萬兩銀子,想來也不是什麼難事!”
然而回應他的,是令人尷尬的沉默。十二家兩班貴族的家主沒有一個舉起酒杯。
縣令悻悻地放下酒杯,看著兩班貴族們,不知道說什麼好。
許久,才有一個崔家家主崔正武打破了沉默。
“我看到的不是三萬兩銀子,我看到的是朝鮮的敗亡。我朝鮮雖然以事大主義立國,但綿綿一千多年不曾國滅。即便是當初強悍如蒙元,也只是得了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