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齊齊看向了李植,等津國公做決策。
李植點了點頭,說道:“這場戰爭的關鍵是震懾朝鮮全國上下,讓朝鮮的兩班貴族知道害怕,乖乖掏出銀子。在平安道擊潰朝鮮的北方主力和拿下朝鮮王城都是我們展示實力的好辦法。”
“我們兵分兩路,北路以李興為主將,李老四為副將,率領三萬虎賁軍從平安道西面登陸,尋找平安道和咸鏡道的主力決戰。”
“南路由鍾峰率領,兵力是一萬虎賁軍。這一路直撲朝鮮王城漢城。攻下漢城後一定要抓住朝鮮的王室,讓朝鮮人知道我們的兵威。”
眾將聽到李植的部署,一個個抱拳施禮,轟然領命。
####
七月初十的朝鮮平安道西面海岸上,天氣十分的炎熱。渤海的海浪不斷沖刷著朝鮮北部山區的海岸線,打在嶙峋的岩石上,像是一個音樂人在打拍子。好在海邊海風很大,讓烈日下的虎賁軍大兵們稍微感到了一絲涼意。
這樣的天氣下是不適合在南方作戰的,但朝鮮的緯度基本上算是北方,產生大規模的疫病的可能性較小。
海邊的礁石上插著五顏六色的旗子,是引導輪船上登岸士兵方向的。所有的旗子上面都寫著巨大的李字,證明著這是津國公李植的私軍虎賁軍。
海灣裡停著三十多艘巨大的輪船,天津巡撫李興一次性運載了一萬士兵進行登陸。在韓金信的密衛幫助下。李興選擇的登陸點出其不意,朝鮮計程車兵根本沒法做出反應,李興就已經控制了海岸。
雖然其後有幾百朝鮮地方“道兵”過來騷擾,但在第一批上岸的虎賁軍士兵排槍攻擊下,這些地方軍幾乎被全滅,只有幾個人逃了回去。
雷三率領自己的連隊爬下輪船,用小舢板船劃上了怪石嶙峋的海岸。朝鮮的海岸線上並沒有令人驚豔的風景,雷三很快得到了命令。
“往正東前進四十里,肅清道路上的反抗力量。”
顯然,作為戰鬥力出眾的尖刀連,團長把雷三當成前鋒使用了。虎賁軍大軍擁有絕對的戰力優勢,唯一需要擔心的是遇到埋伏。所以李興派出部分兵力肅清前進道路,控制大軍即將到達的區域,最大程度降低被伏擊的可能。
雷三這個連隊被派往正東面,正是大軍即將前進的方向,可見很受重視。
雷三接受了命令,帶隊往東面前進。
朝鮮的北方是丘陵地帶,離開海岸走了一會就進入了山區。山谷中間的山路崎嶇,雷三倒是確實發現了好多適合伏擊的地方。不過朝鮮的地方軍顯然沒有一戰的實力,路上雷三一個敵人斥候都沒有看到。
走了兩個時辰,雷三大概前進了二十里,看到了遠處道路邊上有一個莊園。
莊園頗大,由上百間屋子組成。屋子的牆壁圍在外面一圈,圍成了一個類似堡壘的形狀。外圍的牆壁上面可以站人,一些朝鮮人拿著三股叉和步弓站在牆壁上,警惕地看著雷三的兵馬。
雷三手下的一個排長看了看那個莊園,說道:“連長,這就是朝鮮的兩班貴族莊園了吧。”
雷三沒有回答排長的話,一揮手喊道:“準備戰鬥!”
那個排長愣了愣,問道:“連長,按照我虎賁軍的軍規,不是不準滋擾平民嗎?”
雷三不耐煩地看了這個排長一眼,淡淡說道:“不準擾民那是在國內,現在是在國外。我們來到朝鮮,是和朝鮮整個國家在戰鬥。這裡沒有平民和軍隊的區別,一切有武器的人都是敵人。”
第六百七十四章 事大主義
在雷三的命令下,尖刀連兩百人進入了戰鬥狀態,從三個方向包圍了兩班的莊園。
連隊的對面,朝鮮的莊園中顯然發現了情況有些不對,緊閉大門嚴陣以待。
雷三讓連隊裡管紀律的官員寫了一張勸降文書送往那個莊園。朝鮮人一直到二十世紀都主要使用漢字書寫,朝鮮的兩班貴族當然看得懂雷三的勸降書。但是雷三沒有等到這個莊園的投降,反而看到更多的部曲站上了牆頭。
牆頭上最後竟有一、兩百部曲。
這個兩班家族不害怕兩百多人的雷三連隊,準備誓死守衛家族的財富。
朝鮮的兩班貴族在地方上收養部曲,這些部曲類似於大明士紳的家丁,但對兩班的人身依附性更強。部曲的子嗣後代往往也吃部曲這碗飯,甚至幾代人侍奉一個兩班家族。兩班貴族雖然大多是講究“仁”“孝”的文人,卻透過這些部曲而擁有武力。
這些部曲使用弓箭,三股叉等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