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槍響,錢雪都一家人後腦勺開花,一聲不吭往前倒,全倒在了刑場地面上。
後面的死刑犯看到這血腥場面,一個個面無人色。
一個個子高大的文人帶著秀才方巾,怒視鍾峰吼道:“李賊破壞祖宗制度,和天下讀書人為敵,終將不得好死!你們助紂為虐,天下計程車人不會放過你們!”
這個秀才跪在地上往前挪了幾步,還要罵人,行刑計程車兵卻有些不耐煩了。士兵一把將他摁在地上,對著他的左胸就是一槍。
秀才發出了撕心裂肺的慘叫,全身劇烈的抽搐了幾下,死在了血泊裡。
鍾峰冷笑一聲,又一揮手。
兩百名大兵走上刑場,對準了兩百多名死刑犯的後腦勺,摁響了步槍。
血花和血霧像是一柱柱噴泉一樣噴了出來,染的行刑計程車兵們一身血紅。爆豆一樣的槍聲中,兩百多名士人、士紳慘叫都沒有發出,就撲通撲通地死在了刑場上。(未完待續。。)
第五百一十章 強弱之勢
天子朱由檢看著山東巡撫王永吉的奏章,眉頭緊皺。
上個月月底李植一封奏章發到京城,說山東《三王日報》汙衊他,這事朱由檢知道確實屬實。
《三王日報》是大明的第二份報紙,又是三名親王聯合發行,朱由檢曾有些期待,讓人帶來一份看過。若是三個藩王能振作向上辦起一份有水平的報紙,也能提高朱明皇室的聲譽,讓江山社稷更加穩固。
結果《三王日報》的內容讓朱由檢十分失望,新聞全是抄的邸報,遲滯落後不說,那上面還滿是對李植的誹謗之詞,說是用詞下作惡毒也不為過。三個藩王和山東計程車人聯手辦報,就辦出這樣一份東西出來?
朱由檢收到李植的奏章後就立即發出聖旨責備了三名藩王,讓他們改正報紙。停止對李植的造謠誹謗。
當然,朱由檢也知道自己的聖旨沒什麼用。朱由檢的聖旨大概能讓《三王日報》老實十幾天,要不了半個月這報紙就會故態復萌。大明朝不以言罪人,這些文人造謠誹謗都習慣了。想想魏忠賢倒臺後閹黨被罵成什麼樣子就知道了。李植和天下士紳水火不容,這些文人既然有了報紙這個輿論通道,又豈會放過李植?
不過李植的反擊,卻讓朱由檢有些惱火。李植又一次率兵攻入濟南城中,城牆上的守兵幾乎是一觸即潰,一百四十六名《三王日報》辦報人全部被李植擒下,刑場斬首。
不僅如此,李植的五千虎賁師士兵進了濟南城後,就賴著不走了。虎賁師士兵以維護局勢為名控制了濟南城的城牆和道路,儼然成為了這座省城的主人。朱由檢兩次發旨讓李植撤兵,李植都拖著。
朱由檢把王永吉的奏章往御案上一扔,發了一陣呆。他站起來,走到書房的窗邊,看著窗外那些巍峨的宮殿沉吟不語。
許久,他才嘆了一口氣。
王承恩見天子嘆氣,湊上去說道:“聖上,津國公這次草菅人命,確實令人失望。”
朱由檢看著窗外的景色發呆,好久才說道:“朕失望的,不是李植。朕失望的,是這些不知國家,不明進退計程車人們。”
“我皇皇大明子民萬萬文化璀璨,平日裡論起聖人微言一個個舌燦蓮花,各種書籍言論汗牛充棟。但到了關鍵時刻,這些文人中選出來對抗李植的,竟是這樣一群跳樑小醜。”
“辦報,本是繁榮文化的好事。從大處來說,可以讓百姓懂忠義明事理,知道國家大義。往小處來說,也可以提高山東士紳的名望聲譽。把報紙辦好,可以說有百利而無一害。”
“李植辦出了我大明第一份報紙,組織樣式排版格式都已經弄好,《三王日報》的文人們只需要抄去便是了。就這樣,他們都做不好事情。既沒有下力氣到各地蒐集最新的新聞,也寫不出公正的評論文章。”
“除了維護自己逃稅權力的陳詞濫調,就是汙衊李植的謠言。最後好好一份報紙,就變成一份造謠中傷的工具。山東士人們到處為貧民們念頌的,就是這樣一份東西?比起處處以公平公正匡正社會秩序,處處以家國存亡激勵百姓忠義的《山東日報》,這士人的三王日報算是什麼東西?”
“怕李植殺人,就拉藩王入夥,想憑藉李植對皇家的忠誠行齷齪手段。然而凡事都有個底線,他們這樣下三濫地攻擊李植,除了給李植動手的口實,還能有什麼作用?”
王承恩聽到天子的話,嘆了口氣,說道:“和津國公文化鼎盛的天津比起來,山東的文人確實差了一籌。”
朱由檢冷哼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