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植在玻璃作坊裡挖了個坑,把燒出來的馬桶桶身和銅匠做的銅質機關組裝起來安在坑上,大明的第一個抽水馬桶就算是誕生了。李植扔了幾團廢紙到馬桶裡,一按按鈕一衝,紙團就被衝到了馬桶下方的水坑裡。
雖然這個時代沒有自來水,但是井水是很容易獲得的。范家莊每十幢別墅就挖有一口井。使用抽水馬桶前,使用者需要提一桶水倒入抽水馬桶上部的陶瓷桶中。因為使用人力注水,馬桶水箱中的浮球也不需要做了。這個浮球是整個抽水馬桶技術中最複雜的一環,不生產浮球可以節省不少成本。
對於抽水馬桶來說,馬桶的固定是很重要的,管道和管道之間必須對準了不動。李植生產的水泥此時就排上用場了。只要在廁所裡用水泥固定好抽水馬桶的桶身,就不存在桶身挪位無法使用的問題。
這種新式馬桶大量生產後,將優先向范家莊的百姓出售。
范家莊的別墅下面都挖有化糞池,安裝抽水馬桶不需要改造下水道。李植給范家莊百姓給出了優惠價格:只要持范家莊居民的腰牌來購買抽水馬桶,價格就低至二兩。這個價格還包括安裝費和水泥材料費,只要付了二兩銀子,預約個時間,施工隊就會上門為居民裝抽水馬桶。
這基本上是成本價格,李植希望能用抽水馬桶改善范家莊的衛生條件,也不指望這個新物事能為自己賺多少銀子。
實際上,對於范家莊的居民來說,安裝馬桶不但可以消除廁所的惡臭,而且還能一下子讓百姓們多出一間小房間出來以前李植設計的范家莊小別墅裡面有專門的一間澡堂。如今廁所裝了抽水馬桶後,廁所就不髒不臭了。百姓們可以在廁所裡開闢一個洗澡的空間來,而空出來的澡房就可以做一個小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