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來找四員大將出戰?”
見大殿之上人人憂心忡忡,紂王也不由得連連長吁短嘆。
跪在地上的魯雄看到這兒,滿面羞愧,當下向著紂王一磕頭,說道:“這一切都是為臣之罪,我願以死謝罪。”
說罷,魯雄站了起來,一頭向著大殿之上的龍盤石柱。
大殿之上的文武百官雖然看到,但是反應不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魯雄撞向了龍盤石柱。
就在魯雄馬上就要撞到石柱之時,突然就見人影一晃,一個人站在了石柱之旁,一把拉住了魯雄。
魯雄正在向前衝時,突然感覺到一股大力拉住了自己。
魯雄抬頭一看,只見站在盤龍石柱旁的,正是蘇遠。
而商容等人一看到蘇遠,同時興奮地叫了起來:“蘇太師。”
看到了蘇遠,他們彷彿已然看到了希望一般。
“蘇太師,今日天下大亂,都是因我而起啊,你就讓我一死吧。”魯雄一把年紀,此時老淚縱橫。
面對著魯雄,蘇遠突然有一股同病相憐之意,這個魯雄豈不是像自己一樣,是天意讓姬昌逃走,反而這罪責卻需要這個無辜之人來承擔。
蘇遠向著魯雄淡淡一笑,說道:“魯將軍,天下八百鎮諸侯反叛之心已久,即使你沒有放走姬昌,只怕天下也要大亂了,將軍不要自責了。”
聽到蘇遠的話,魯雄全身一震,接著感激涕零,雙腿一軟,就要跪在蘇遠的面前。
蘇遠一把扶起了魯雄,拍了拍魯雄的肩膀,接著看向了大殿上的眾人,微微一笑,說道:“諸位,你們可想好了如何退敵嗎?”
聽到這兒,商容、比干、黃飛虎紛紛說了起來。
“糧草不足啊!”
“朝中沒有大將!”
“朝歌四方應敵,實難應付啊。”
一時間,大殿之上再次恢復了剛才的攘亂。
看到這兒,蘇遠一擺手,止住了眾人,接著向紂王說道:“陛下,你心中可有計劃?”
紂王搖了搖頭,說道:“朕現在心慌意亂,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蘇遠點了點頭,說道:“如果陛下信任我,那麼今天就將此事交給我辦如何?”
紂王臉上露出了喜色,說道:“蘇太師難道想到了制敵之策?”
蘇遠說道:“不錯。”
“可是,無將無糧之事,太師如何解決?”紂王不解地問道。
“不需朝歌派一兵,運一糧,我就可抵抗住四鎮之敵。”
聽到這兒,紂王大喜,立即從寶座上站了起來,立在了一旁,說道:“如果太師能夠保我大商的社稷,朕感恩不盡,必將高官厚祿,達謝太師。如今這一個寶座,朕請太師入坐,朕願意持弟子之禮,站在一旁。朕腰間的金劍,也贈予太師,誰若不從,可先斬後奏。”
說罷,紂王摘下了腰間的金劍,雙手恭恭敬敬地遞給了蘇遠。
看到這兒,蘇遠也不客氣,立即走上幾步,接過了金劍,坐在了寶座之上。
看到只有紂王能坐的寶座,蘇遠竟然坐得如此坦然,所有人都不由得心中一驚。
其實他們哪裡知道,在蘇遠的心目之中,哪有什麼尊卑之分,更不必說是什麼座位了。
但是看到蘇遠手中的金劍,眾人均是一凜,恭謹地站在了那兒。
只是所有人心中有都些懷疑,蘇遠來自冀州,對朝歌大事不明,讓他來指揮如此重大之事,會不會太過草率。
坐在寶座之上,蘇遠說道:“諸位,如今大敵當前,我們需萬眾一心,方能眾志成城。其中若有亂言輕降者,斬!”
蘇遠的這第一句話,立即震住了滿殿的文武,當下眾人同時拱手道:“謹遵太師之命。”
接著,就聽到蘇遠說道:“傳令遊魂關竇榮,命其抵擋姜文煥,只要守住遊魂關,就是大功一件。”
聽到這兒,黃飛虎立即拱手道:“得令。”
“傳令三山關總兵鄧九公,抵擋鄂順,鄧九公之女鄧嬋玉,武藝高強,可當大用,命其隨父殺敵。”
聽到蘇遠連頒了兩條命令,剛才還有些懷疑的滿朝文武立即頻頻點頭。
這兩條命令,看出蘇遠不僅熟知兩界邊關的守將,甚至連守將鄧九公的女兒都知道。
因此,眾人立即誠心傾聽了起來。
只聽到蘇遠繼續說道:“將北伯侯崇侯虎釋放,赦其無罪,官復原職,賜白旄黃鉞,特專征伐,命其征討西岐,並命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