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學說。
現在朱允熞竟然敢挑戰儒家的權威。
哪怕他是太孫,也絕對要給他一個教訓!甚至……因此廢了他的太孫之位,也不是不可能!
要知道,元朝之所以只存在了極為短暫的時間。
其中就是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元朝雖然尊崇儒家,推行程朱理學,但元朝卻又不肯和中原的文化融為一體。
程朱理學的大儒往往遊離在政權之外。
如此以來,才讓元朝的統治流於表面,得不到士大夫真正的支援。
而現在朱允熞不僅犯了元朝一樣的錯誤,甚至還更進一步,挑戰儒家作為無數年來華夏官方正統學說的地位。
這不是自己找死,又是什麼?!
“所以!”方孝孺大聲道:“我們儒士必須要重新掌權!恢復宋朝時,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盛況!”
“真正做到,理高於勢!”
所謂理高於勢,便是指道統大於政治,也就是天理的存在,要大於朝廷!大於官府!大於皇帝!
便是皇帝,也必須聽從天道!要順應天理!
否則,程朱理學的大儒們,就有資格把你從皇帝的位置上扯下來。
換一個人上去!
從而抑制君權!
只不過,這一段話,方孝孺不敢明說而已。
但在心底,方孝孺對於朱允熞那番話完全嗤之以鼻,甚至可以說很是不爽!
區區算學而已!
拿什麼和程朱理學相提並論?!
…………
御書房。
朱允熞知道自己那番話會產生多嚴重的後果,但卻也沒想到,會引起如此強烈的反響。
才不過半天的時間而已。
勸諫的奏疏便已經是一封接著一封送了上來。
幾乎可以說是堆積如山。
而這才只不過是開始而已,若是再過一段時間,怕是朱允熞光翻看這些奏疏,就得耗去兩三天的時間。
“把這些都統統撿到一邊去。”
朱允熞吩咐道。
很快,便有宮人將這些無用的奏疏全部整理到一旁,只留下了有實際意義的奏摺。
方便朱允熞處理政務。
比耐心,比誰更能沉得住氣,朱允熞絕不輸任何人!
反正訊號已經釋放出去了。
天下風氣自然而然會出現變化,朱允熞沒道理著急。
先讓風吹上一陣!
拿起奏摺,朱允熞開始看了起來,前段時間,大明各處已經完成了秋收。
今年還算是風調雨順,大部分地區都順利收穫了足額的糧食,沒有出現歉收的情況。
但卻仍是有部分地區因為旱災又或是澇災,導致糧食歉收。
甚至有極端地區,因為過於乾旱,而導致顆粒無收!這個地區的百姓,甚至沒有米可以下鍋!
朱允熞看著這些地方傳來的奏摺。
心裡很不是滋味。
這年頭,農民完全就是看天吃飯,只要老天爺不給面子,那農戶就沒有好日子過。
甚至可以說整個大明都沒有好日子過。
一旦出現大的災害,就只能靠著過去的陳糧勉強度日。
雖說陳糧難吃些,朱允熞前世的時候,根本就沒人願意吃陳糧了。
但在大明,百姓們沒有糧食的時候,能有一口陳糧吃就算不錯了。
更別說,如果連續幾年顆粒無收,甚至連一口陳糧都吃不上!
而這樣的情況也並非不可能出現,反而……出現的可能極大!因為整個明朝都是在小冰河期,氣候反覆無常,異常極端!
出現大的旱災、冰災、澇災,都是可能的!
整個明朝,光是記載的自然災害,便有足足一千多次!
所以必須得想法子,保證糧食收成穩定才行。
且不說這對於百姓的作用,單單是考慮到穩定的糧食收成,有助於解放更多勞動力這一點,朱允熞就必須解決。
而想要讓糧食旱澇保收,最有用的辦法,莫過於修建水庫!
在乾旱的時候,可以開閘放水,而在雨水過多的時候,則可以積蓄降水,讓洪水不至於氾濫成災。
而且水庫除了這些作用之外。
更還有製造高低差,在放水時利用這高低差,獲取充足水力的優勢。
雖然現在大明對於水力的利用尚顯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