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聞令,立時上前,一把揪出黃子澄。
這番變故來得太快,頓時讓在場的文武百官,皆震驚不已。
今日是奉旨出來迎接儲君凱旋迴朝。
誰都以為,只是走一番禮節性的過場。
新軍立下如此大功,重賞肯定是必然的。
老朱對官員很摳,給他們定的俸祿是歷朝最低。
但賞賜立了戰功的大明將士,可是從來都毫不吝惜的。
要不然,怎麼讓將士們在前線拼命打仗呢?
文官們還想著聖人之言,要堅守個人理念和信仰。
大頭兵可不管那些。
這個時代也沒有後世那麼廣泛且深入的愛國主義教育。
大字不識的大頭兵,想的就是割人頭,立軍功,謀取榮華富貴。
打了勝仗,朝廷多多賞錢就對了。
以前每回戰後論功行賞,戶部尚書都要大大頭痛一番。
因為需要的銀錢開支太大。
但這次不一樣。
新軍只有五百人。
人人都給予重賞,整體上的開支也不算太大。
至於朱允熞,身為新軍統率,新軍又是他一手操辦,其功勞之大,自不待多言。
只不過,他是儲君,將來整個大明天下都是他的。
賞不賞的,也無所謂了。
唯一值得關注的一點,是他的儲君之位,從此再難以動搖。
但誰也沒有料到,朱允熞剛一回來,就下令將黃子澄拿下。
須知黃子澄不僅是大理寺卿,地位非同尋常。
而且,隱隱約約中,似已成朝廷文官之首。
在朝野之中,威望極高,許多官員都唯他馬首是瞻。
雖然太孫殿下與黃子澄之間的矛盾,已經被有心人敏銳察覺到。
但雙方終究沒有撕破臉皮。
在不少人看來,隨著朱允熞太孫之位的穩固,兩人之間的矛盾也會漸漸緩和,直至消彌於無形。
畢竟,他們的矛盾來源於朱允熞不是皇長孫,黃子澄不願擁他為儲君。
如今一切皆已塵埃落定。
朱允熞率新軍立下大功,儲君地位徹底穩固。
黃子澄也不可能再糾纏不清。
兩人之間的矛盾,自然不復存在。
太孫殿下將來還要依靠文官治國,能化干戈為玉帛,想必也是求之不得之事。
不止是官員這樣想,就連黃子澄自己也這般認為。
時至今日。
他終於認命了。
承認自己確實鬥不過朱允熞。
承認對方的能力,遠在他預料之上。
雖然心有不甘,也只能就此認他當儲君。
之前在太子府中,朱允熞只是太子的兒子,而非皇子,隔著一層。
因而安排的老師,較之皇子要差一些。
如今他成了儲君,陛下卻一直沒有給他安排老師教導。
若是可能的話,自己或許可以謀得這份差事。
畢竟,在文官當中,黃子澄自認學問超群,聲望極高。
朱允熞雖然“頑劣”,所做所為皆堪稱驚世駭俗,獨立特行,與儒家禮法有諸多不合,但他的才華之高,能力之強,又遠超世人。
教這樣的弟子,讓朝中無數文臣怦然心動。
黃子澄也做著這樣的春秋大夢。
想著朱允熞已然得罪了武將勳貴,必不會再得罪自己。
化解從前的恩怨,輕而易舉。
但萬萬沒想到,對方一回來,就要將自己拿下?
“太孫殿下,下官犯了何罪,要被拿下?”黃子澄被抓住後,大聲質問道。
給嘉興知府許東江寫信的事,他自問不會被發現。
許東江只要不傻,那封信看過之後,就一定會銷燬。
何況,這次朱允熞凱旋歸來,也帶來了許東江,並沒有將其鎖拿,那就是沒有出事。
朱允熞冷哼了一聲,正待說話,下方的文武百官,已宛如炸鍋一般。
“太孫殿下,黃大人乃大理寺卿,朝中重臣,在儒林中聲望亦是極高,不知他究竟犯了何事?還請太孫殿下明示!”
“若黃大人當真作奸犯科,拿下理所應當。但罪狀未明,只恐天下人不服。”
“太孫殿下,黃大人有罪,也可待回朝啟奏陛下,交群臣公議,有司審判,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