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鄭公子只好苦苦壓抑著心頭的熱切,也沒非要莫卡養馬,馬肉什麼的,他也不愛吃。
思考這價效比,鄭公子覺得這馬大概絕不是為了吃肉用的,就像其他野生動物,幼崽和成年賣出價格相差不太大,應該都不是為了養來吃的。要吃自然也沒人攔著。
但這想法也不用和莫卡說,一是就算買了馬也沒地養,療養院是不成的,所以說了也沒意義。二來反正莫卡也沒法拿出去,養了也要賣掉。就算鄭公子也覺得價效比太差了點。
不但馬,野生動物都價效比不高。比如鄭公子一直想養的老虎,虎崽要兩千金幣,需要養半個月長大,可是賣價才兩千一百金幣,這也就混個牧草錢吧?
而且也沒有虎皮贈送。其他的野生動物都差不多。
最讓人鬱悶的是野雞,小野雞是二十個金幣買進,賣出居然是十八個金幣,越養還賠錢,這是什麼坑爹的設定啊?
所以鄭公子也很理解莫卡不肯養野生動物的心情,就算他沒有莫卡那種吃野生動物挺殘忍的想法,就商業思考也是不贊成這種不經濟的養殖的,如果只用來賣錢的話。
還是養家禽家畜便於掙錢,小雞小鴨小鵝小兔子半個金幣賣出兩三個,小羊兩個金幣賣出十個金幣,小牛三個金幣賣出二十個,總歸都是暴利。
莫卡這次都是按群養的,牧草生產壓力增大,七塊地好幾天都是隻種牧草的。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農業是為了生存,牧業是為了致富。
因為牧場的給力,莫卡一個星期後就又升級了一塊土地,後來就一直按照一星期升級一塊的速度升級著,也沒耽誤大家的吃喝,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