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的主人就不能讓烏雲踏雪完美的配合你的行動,更別提是人馬合一的技巧。 ”
羅騰飛又度向朱奕請教了如何照顧馬匹,如何跟馬匹嬉戲,如何訓練馬匹等等技巧。
朱奕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讓羅騰飛受益匪淺。
他每天也開始抽出時間來照顧烏雲踏雪,也漸漸樂在其中。
時過五日,羅騰飛驚喜的發現烏雲踏雪對他親暱了起來,雖然比不了夜照玉獅子對朱奕的那個親暱勁頭,但也讓羅騰飛高興好一陣子。
朱奕看著有些手舞足蹈的羅騰飛笑道:“何不在試試它的速度?”
羅騰飛醒悟,手持青龍偃月刀,雙腿一交馬腹,烏雲踏雪如離弦的利箭激射出去,龍刀凌空揮舞,將面前一棵腰桿粗的大樹攔腰斬斷。
他驚喜的看著這一擊的威力,適才他跟坐下良駒配合無間,一刀之威,遠勝以往!
大喜之下,左右馳騁,三十二斬一口氣連環使出,罡風大作,以往生澀之處,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這騎術一精進,他馬戰的能力竟在短時間內上升了許多。
第四部 雄鷹展翅 第四十七章 失傳的騎兵戰術
第四十七章 失傳的騎兵戰術
在發覺戰馬與人之間默契的重要後,羅騰飛在軍中下了一道嚴令:所有騎兵統一編號分配馬匹,每人必須親自照顧馬匹包括餵食、梳洗毛髮,不得有任何懈怠,更加不能替他人照顧馬匹,違令者,看情況重罰。
馬上作戰,人馬的配合是關鍵之一,羅騰飛已經漸漸領悟到了其中的精髓,要求麾下所有騎兵都做自己戰馬的主人,以求更默契的配合,發揮出更大的威力。
嚐到甜頭的羅騰飛鍥而不捨的向朱奕請教騎術,不恥下問。
朱奕身體不適,不能親自傳授那一身出神入化的騎術,但卻能夠口述心得。
在交談中他們有時候會提到騎兵在戰場上的運用,羅騰飛發現朱奕不但會騎術,而且會用騎,懂騎,對於騎兵的運用絲毫不遜色於他。
不過,他跟自己不一樣,他擅長的是騎射,而自己擅長的是衝鋒陷陣。
這天,羅騰飛帶著朱奕讓他去鑑別一下自己的霸王騎。
朱奕看著霸王騎的訓練方式露出了讚許之色,但開口卻說了兩個字:“遇上金騎有一戰之力,遇上女真騎兵,不堪一擊。 ”
他口中的金騎是指又宋人、遼人、渤海人組成的金國騎兵,而女真騎兵則是統一由金人組建的騎兵。
羅騰飛面色不服,哼聲道:“我卻不信。 ”
朱奕早已習慣羅騰飛的脾氣也不以為意,只是道:“天才地指揮而愚蠢的兵士。 無敵的戰術而愚昧的見識。 這是我先祖耶律休哥對你們宋人的評價。 他說宋人的指揮得當,但兵士闇弱,常常不能準確的接受指令,從而導致大敗。 變化多端地戰術,確因對馬匹的認識不深,而無法完美地發揮出來。 ”
羅騰飛好奇問道:“第一句話我知,這個是宋王朝的通病。 重文輕武,必然會使得普遍民眾身體素質下降。 第二句我就不明白了。 對馬匹認識不深,這話何解?”
朱奕道:“其實這也不能怪罪於你們,只從石敬瑭獻上燕雲十六州以及西夏党項人自立以後,你們宋人失去了戰馬的主要來源。 加上重文輕武,更加沒有人去研究戰馬的習性了。 ”
“就從頭說起吧!天下驍騎之起源在於漢末王朝,分別是幽州烏丸、幷州匈奴與涼州羌人三類。 隨後,經過千百年來的發展。 騎兵在歷史上佔據越來越重的地位,各種各樣的戰術層出不窮。 但因為地利之由,始終難逃這三類地束縛。 ”
朱奕的話讓羅騰飛直皺眉頭,這些他是聞所未聞,但幽州烏丸、幷州匈奴和涼州羌人這個他卻知道。 在漢末有三支聞名天下的騎兵軍團首當其衝的是呂布的幷州騎兵,其次是馬超的西涼鐵騎,再次是公孫瓚的白馬從義,依照當時的地利來說差不多正是朱奕口中地幽州烏丸、幷州匈奴與涼州羌人。 但這跟騎術的發展史有什麼關係?
朱奕淡淡的解釋道:“幽州與幷州都是北地馬。 這北地馬體形矮小,耐力極佳,所以在千年前烏丸與匈奴在戰場上都是以長途包抄、輕騎射箭為主,騎術講究靈活平穩,可持久作戰。 而西北戰馬,軀體雄大有巨力。 但不能持久,因此戰場上以短程衝鋒,重甲突破見長,故而騎術講究戰馬的步法訓練與變化,使之能以爆發力瞬間提速衝刺,與前類馬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