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5部分

內荏的攻勢,居然一舉嚇壞了不少宋朝的文官武將。

長腿將軍劉光世,跟盛名不負其實的張鐵山張俊首當其衝。他們聽得金兵到來,也不管真假,虛報敵情,張大寇勢,爭先恐後地要求增兵。

他們真正的目的又哪裡是要求增兵,一個個都打著增兵的旗號,表示敵方勢大,為自己即將逃跑尋找藉口。

趙鼎跟劉光世世代交好,兩人關係匪淺。不久前,張浚要求趙構撤換劉光世時,趙鼎還曾極力制止。此刻他聽信了劉光世的求救,謊報。

在這情況萬分緊急之際,趙鼎利用宰相的權力匆匆忙忙做出三項決定,呈報趙構:第一,允許劉光世、張俊等軍撤至大江以南,放棄淮南西路防線;第二,火速調遣神武前軍、神武后軍支援淮西;第三,將宋高宗的“行在”撤回臨安府。

趙構雖重用主戰派,但心底卻充滿了懼戰的情緒,他只求偏安一隅,而非收復疆土,更加別說迎回二聖。但迫於形勢,不得不將行在遷往平江府。

趙鼎之意正對趙構心思,當即一一認同。

但此舉很快便受到了右相張浚的抵制,張浚此人並無大才,但勝在有膽略,在宋王朝得知金兵南下,彷徨失措之際。張浚孤身前往前線,瞭解虛實,知道一切都是劉光世、張俊兩個廢材鬧出的事情,一面要求劉光世、張俊不得退卻,一面上疏趙構告訴實情。

趙構得知無金軍南下的確訊,才安定了一顆惶恐的心,轉而同意張浚的主見。

張浚下達了死令,告訴劉光世若廬州有失,定斬不赦。

劉光世毫無辦法,只能死守廬州,但也不敢出戰。

便在劉光世死守廬州之際,羅騰飛也得到了趙構命他北上支援。

羅騰飛休養生息將近一年,正愁無仗可打,聽聞賊兵勢大,有二十餘萬之眾,當即點兵五萬以朱奕為先鋒軍,先行渡江支援。

朱奕領命而行,親率弓騎兵日行二百里,連馳三日,以驚人的速度,抵達廬州,隨即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