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眼中,這是壓制武將壯大的絕妙之法,但卻忽視了兵貴神速這四個字。每每出兵都要秉呈,使得武將不能放開手腕,屢失戰機。
趙構以主和派的秦檜為樞密使,用意不言而喻,正是打算用他來鉗制主戰派的大將。
秦檜連日的表現也未令趙構失望。
比起當年秦檜初入朝堂時的那份意氣風發的張揚,受到教訓的他,如今已經成為一個沉穩可靠的人物。
至少在趙構的心底是這般認為的。
秦檜察言觀色,問道:“陛下可有心事?”
趙構點頭道:“朕今日正為一事煩憂,不知如何抉擇,想聽聽愛卿的意見。”
秦檜萬分虔誠道:“願為陛下效力!”
趙構肅然道:“此事關係我大宋安危,不可不察,更加不可從輕考慮。昨日,張相上疏彈劾劉光世,表示劉光世無才無德,不足以擔當大任。朕也覺得甚有道理,對於劉卿多年來的表現,朕以是失望透頂,不在對他抱有任何期望。”
秦檜附和道:“臣下也覺得劉光世之才,不足以號令兵馬。”頓了一頓,續道:“陛下可是在為劉光世創立的淮西軍的歸屬而煩憂?”
趙構點頭道:“確實如此。”
秦檜若有所指道:“張相公文武全才,乃當世之孔明。他既然提出此意,應當有應對之法。”
趙構眼中閃過一絲忌憚,道:“張相卻有提議,他認為呂祉文武雙全,可當此重任。”
秦檜並不奇怪,這呂祉正是他秦檜向張浚提議的人選,但在這一刻,秦檜卻是一臉的驚訝,失聲道:“怎會如此?呂祉此人卻有幹略,但對付一般蟊賊尚可,可面對金齊,卻未必有這能耐。何況他是張相公一手提拔起來的心腹謀士……”
說道這裡,秦檜若有所悟,趕忙閉上嘴巴,不在言語。
聽秦檜此言,趙構眼中的忌憚之意更勝,張浚獨相,地位正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更兼大都督職位,負責北伐偽齊。可謂朝中軍政大事皆由他斷定。如此位高權重,這一刻又意圖染指軍權,打算將劉光世的五萬大軍歸為都督府的直屬部隊。
趙構本是多疑之人,張浚如此做法,他焉能不心生疑慮?秦檜這“無意”中的失聲,正讓趙構疑上加疑,心中一驚思道:“張相不滿現狀,意圖手握兵權,將軍政大事集於一身,難道?”
趙構幾乎不敢想象下去,一個最親近的宰相若又了謀反的意圖,那後果會是多麼嚴重。尤其是現在,在羅騰飛、岳飛、吳玠等大將的努力下,宋王朝憑藉頑強的鬥志,漸漸走出當年被金國驅趕成喪家之犬的慘象,漸漸得到了百姓的支援認可。
在這個時候,若來一場叛亂,導致的後果很可能將宋王朝一舉推向滅亡。
趙構面上不動聲色,問道:“那以愛卿之意,誰更加適合統帥劉光世這支軍隊?”
秦檜道:“誰最善戰,誰最適合。觀我大宋戰將,唯有嶽太尉、羅上將軍能夠當此重任。若將他們細分,嶽太尉可比韓信,智勇雙全,料事如神,兵卒正是多多益善。而羅上將軍善於硬仗,可比項羽、霍去病。挺精銳之旅,可所向無前,若指揮全域性,未必極得上嶽太尉。所以,臣下之見,這嶽太尉正是不二之選。”
趙構眼睛一亮,讚許道:“分析的有理有據,愛卿真乃奇才也。”頓了一頓,趙構續道:“那愛卿覺得張相與嶽太尉相比如何?”
秦檜坦言道:“各有千秋,張相精於政務,處理國事,井然有序,嶽太尉遠遠不及。而嶽太尉精於兵事,決勝千里,統御有方,這點張相便萬萬比不上了。”
趙構點頭道:“愛卿言之有理,如此說來。論軍事還是嶽卿出色,這北伐偽齊一事交予嶽卿最為適合。”趙構此時雖無法確認張浚是否擁有反意,但已經對他做出了相應的防範,打算撤除張浚都督職位,將北伐偽齊的軍事任務交給岳飛。
秦檜露出狂喜之色,高聲道:“陛下聖斷。”
趙構微笑點頭,讓秦檜退下。
……
張浚此刻不知滅頂之災即將來臨,一臉的興奮與自得,在他負責統御三軍後,先是羅騰飛破楊麼於洞庭湖,再有羅騰飛敗偽齊於淮南,還有岳飛縱橫伊、洛,所向無敵。
在張浚的眼裡,這些跟他毫無關係的戰績都是在他的指揮調派下取得的勝利,那指點江山的書生意氣,在他身上體現的一覽無遺。
本來張浚便是志大才疏之輩,根本分不清時勢,在勝利的矇蔽下開始得意忘形了起來。秦檜只是一個提議,立刻讓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