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隨後奇道:“兩位先生你們怎麼看此事?”
自從在黎陽平原小破完顏兀朮以後。他便領著羅家軍以及劉家軍尾隨追擊,一直追到這濮陽,方才止步。
此時此刻,他以遠離後方黎陽據點,已經到了孤軍深入的地步了。
此次出來大軍所攜帶的糧草同給十萬大軍一月半之用,如今已經過去一月,他們還剩半月糧草。
這一點跟趙構有過交易的完顏兀朮是沒有理由不知道的,還有半月就要斷糧,完顏兀朮理應在這個時候,想辦法對他們採取圍困戰術,待他們到彈盡糧絕的地步時,一舉擒殺。
可是至今為止,完顏兀朮都在按兵不動,實在令人費解。
“我也覺得奇怪!”虞允文最近也在琢磨此事,答道:“唯一的解釋只有由別處調兵了,金帝既然答應了官家,便沒有理由放過這大好的天賜良機。”
“可關鍵在於金國應該沒有那麼多兵馬吧!”薛弼也不解完顏兀朮為何按兵不動,道:“虞兄想的,我也想過。只是金國近年來屢戰屢敗,雖說他們是遊牧民族,全民皆兵,但畢竟也有個限度。能夠籌齊十五萬已經很了不起了,哪裡還有多餘的力量來實行合圍計劃?”
正在眾人不解的當頭,趙雲匆匆而來神色焦急,叫道:“不好了!羅兄弟,大事不妙。”
羅騰飛跟虞允文、薛弼互看一眼,隨即上前詢問緣由。
趙雲急道:“我剛剛受到了梁大哥的訊息。說讓我們小心西夏,西夏已經派出了十數萬援兵配合完顏兀朮來圍攻我軍……這是東方先生給你的信。”他從懷中取出了一封信,遞給了羅騰飛。
虞允文、薛弼神情均微微一變。
羅騰飛不動聲色的接過趙雲遞來的信,信中說明了一切緣由。
羅騰飛抖了抖手中的信,對二人道:“東方先生說在八個半月前西夏兵卒喬裝成商旅,分別為一百、兩百人不等,以化整為零的方式潛入金國境內。具體方位不祥,但大約在河內附近數量不詳。依照時間估算決計不下十萬餘眾,而且皆是騎兵。”他哈哈大笑道:“這完顏兀朮還真看得起老子,想要老子的腦袋居然動用了二十五六萬的兵力。”他不以為意的笑了笑,非但沒有任何緊張感,反而覺得備有面子。
虞允文、薛弼看過信後,神色肅然了起來。他們見羅騰飛一副完全不在意的樣子,苦笑道:“相公這都什麼時候了,你還笑的出來?”
虞允文肅然道:“西夏騎兵素有勇名,他們囤居河內必然是為了截斷我軍歸路。我軍只有騎兵四萬,面對十七八萬的騎兵追擊,阻截想要突圍絕非易事,甚至會導致全軍覆沒的危險。”
薛弼也點頭道:“我看不如按照東方先生所說的去辦!”
誰也料想不到為了對付羅騰飛,金國會下如此籌碼。
在事前東方勝、王庶、虞允文、薛弼這四位難得的智者奇才,針對他們的計劃反覆研究。反覆計劃。他們分析當前的形勢,分析金國的兵力,將可能存在的一切危機一一解決。
但正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為了消滅羅家軍,金國動用十五萬大軍已在他們的意料之中,但西夏這十數萬卻是他們均沒有料到的,他們想不到在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金國還要向西夏求援兵十數萬。
十數萬大軍決不再少數,而且西北是產馬要地,所產戰馬比起金國還有優勝一二。
當年大宋、西夏交惡時,曾打了三場決戰,分別為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以及定川寨之戰,西夏平均出動騎兵十萬以上。
這三場決戰,大宋全以敗北告終。
不過西夏雖屢勝,但所掠奪所獲卻抵償不住戰爭中的消耗,與先前依照和約及透過宋夏民間貿易所的的物資相比,實在是得不償失。所以,才有了日後的慶曆和議。
立國初年,西夏便有如此兵力,如今大宋西夏多年未戰,偶爾有一些小摩擦,但也擺不上臺面。
在兵卒能力上或許會遜色一二,但在數量上絕對多餘大宋、不亞於大金。
東方勝的判斷是十數萬,不僅僅只是十萬。
這個數可能是零,可能是一,但也有可能是五,而且都是騎兵。
這十數萬的變數也完全有可能將羅騰飛的羅家軍一個不剩的留在北地。
所以。在告之這一切後,東方勝在信中最後一點表達了他的看法。若形勢不許,便退吧!機會有的是,但若出了意外,一切都是零。
“不行!”羅騰飛斷然拒絕,擲地有聲道:“我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