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駐守此地,不可妄動。否則商洛丟失,大事去矣。”
趙構說得好聽,其實就是要岳飛按兵不動,恪守本分。
可岳飛便是岳飛,在這國家大事上絕對不容任何馬虎。
好,既然趙構說他是假象,不實,他便廣派人馬探知確切的訊息後,又度上疏擺出事實,懇請趙構讓他出兵支援羅騰飛,合兩軍之力,一同對敵。
這一次事實俱在,趙構也不知應該如何回答岳飛。
王次翁撿起奏章,細細看後,怒道:“這該死的岳飛,處處跟相公作對。以前議和如是,現在依舊如是。持功自傲,可恨,可恨!”
這宋朝名將首推羅騰飛,其次岳飛、吳玠、韓世忠、吳璘等人。
但若論戰功,羅騰飛穩居第一,其次是岳飛,再次是吳玠,至於韓世忠、吳璘等人便要遠遜以上一個檔次。
所以在宋朝威望最高的大將正是羅騰飛、岳飛、吳玠三人,這三人也是主和派的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如今吳玠已然病故,羅騰飛也不足為據,唯有岳飛依舊穩穩當當的在商洛手握重兵。
王次翁見趙構對岳飛已經是極度不滿,趁機調撥了起來。
趙構這時也想起岳飛過往的種種,眼中透露著深深的殺機。
這時,王庶也看了岳飛的奏章,如以往一樣,岳飛的奏章在表明事實以後,常常會寫出他的計策戰術,以定趙構之心。此次也不例外。岳飛已經瞧中了西夏兵的弱點。
西夏兵化整為零,瞞天過海將十數萬大軍藏於河內,意味著不能攜帶戰略物資,一切後勤支援皆由金國負責。
他在奏章表示他意圖截斷西夏糧道,然後請北方義軍襲擾金國糧道,讓金、西夏有斷糧之危。
再以韓世忠支援羅騰飛,跟金國打持久戰。
金國農耕並不發達,時日一久,二十五萬大軍的消耗,將會拖垮金國國力,給了他們可趁之機。
種種細節分析,面面俱到,無不體現岳飛過人的軍事水平,戰略目光。
若依照岳飛之計來行,雖未必能夠破金,但救出羅騰飛、讓金國國力大幅度下降絕無問題。
但若真如此,他跟羅騰飛、東方勝定下的大計也便打水漂了。
王庶沒有任何猶豫,斬釘截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