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十萬兵馬渡過黃河。抵達了宋朝原國都汴京,在汴京駐紮下來,等待氣候轉涼。
羅騰飛親自率領六萬五千羅家軍陳兵宋金邊境,準備以宋金邊境為主戰場,將金兵抵禦於國門之外。
此戰完顏兀朮的主攻地點正是羅騰飛所在的中原區域,為了阻止金國的入侵,保住自己的半壁江山,每當戰時趙構都會毫不吝嗇的給予主力軍無限的支援。
此刻也是一般,不但讓岳飛、韓世忠捍衛羅家軍的兩翼,同時也將諸衛將軍,許州經略使劉錡調撥給他指揮。加上劉錡麾下的一萬兵馬,羅騰飛手中能夠指揮的兵力達七萬五千餘人。
雙方實力差距不算很大,僅有兩萬五千餘人。
但騎兵之間的差距卻是異常的巨大。
根據得到的可靠訊息,金兵此次南下共計七萬騎兵,三萬步卒。
其中七萬騎兵中有三萬是蒙古騎兵,三萬女真騎兵,在三萬女真騎兵中還有一萬金國的重騎兵鐵浮屠。
這種聲勢,難怪縱然是虞允文也感慨的說一句:“這會是一場硬戰!”
紹興八年底,羅騰飛於荊山鎮、北淝河畔大破金國大軍,一舉攻陷了六州二十八城八十一縣,橫掃中原南豫州區域。將宋朝的疆界開闊至惠民河畔。
這惠民河是閔水、蔡河諸運河的統稱,“漕運四河”之一。在北宋年間,朝廷用兵東南,方隅夫一,汴京倉儲需取財於京西諸州縣,所以開鑿運閔河、蔡河,運送物質於汴京。
這惠明河正是一條直抵汴京開封府的運河。
羅騰飛抵達惠民河畔後,趁著金兵未來之際。
羅騰飛親自帶著虞允文、薛弼、劉錡、魏勝、馬擴、朱奕、王俊、張天鵬、李顯忠、楊瑛等文臣武將探測地形。
站在山坡高處,放眼眺望,惠民河由於是運河,專門供給大型運輸船通行的河流,河寬五十餘丈的,最深的地方可達五丈餘。
宋朝的度量衡一丈等於三米一二,足見這惠民河確確實實是一條極為罕見的寬大河流。
對岸是一馬平川的闊野,最適合騎兵的突奔,那裡將是金人最擅長的區域。
隱隱約約間,一個村莊若隱若現。
羅騰飛極目遠望,遙指村莊道:“那裡是何地?”
馬擴答道:“是一個叫做朱仙鎮的小鎮,過了朱仙鎮,再行數十里就是汴京了。”
朱仙鎮!
羅騰飛神色一動,這可是大名鼎鼎的一個小鎮,《說岳》中就在這裡上演了一出八大錘大鬧朱仙鎮的重頭戲碼,歷史上岳飛最後一次北伐也是止步於朱仙鎮。
記得當時完顏兀朮已經打算撤回燕京,而金國在燕京的貴族更是打算逃回長白山老家避難,最終因趙構調離了北伐軍的諸路兵馬,迫使岳飛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同時也因十二道金牌之故。放棄了戰果。
此後數百年中,無一支兵馬能夠越這朱仙鎮的雷池半步,直至宋滅。
中原一地,由那時起開始受到金、蒙異族長達數百年的統治,直到明初太祖朱元璋時期,才一舉奪回這華夏的根——中原大地。
羅騰飛心情激盪,豪氣干雲的喝道:“這一次,我們不僅要打敗金兵入侵,而且還要殺過朱仙鎮,攻破汴京,奪回屬於我們的都城,改寫歷史,讓這中原大地再度迴歸我華夏的懷抱,將金狗趕出中原大地。”
諸將聽得羅騰飛呼喊,人人群情激昂,一同高呼道:“我等願意隨相公一同攻破汴京,收復中原,將金狗趕出中原大地。”
這時,遠處塵土飛揚,浩浩蕩蕩,螞蟻一般的人影漸漸出現在了眾人的面前。
在場的諸位都是身經百戰的人物。看這陣勢就知對方兵力絕對不下於八萬。
羅騰飛看著對方的人數,突然大笑了起來道:“看來這一次,完顏兀朮他們都學乖了嘛!”
雙方已經交戰多次了,彼此都非常瞭解對方的戰術。
也許是知羅騰飛最喜歡痛殲先頭部隊,取得激勵士氣的首勝。
這一次,金兵並沒有派出先鋒隊伍,而是大軍齊出,顯然已經吸取了這個教訓。
諸將先是一怔,隨後醒悟過來,除了不太瞭解羅騰飛作戰風格的劉錡、李顯忠兩人外,一個個都大笑了起來。
當得知羅騰飛喜歡取得首勝的習慣後,劉錡、李顯忠也同時笑了起來。
李顯忠用兵大膽這時提議道:“金兵遠來疲憊,今夜剛剛抵達,營寨不整。我們何不利用如此機會,發動夜襲,再度取個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