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呼嘯而來。
於此,羅騰飛以一口氣後撤十五里,他們本就離荊山鎮有著不短的距離,這撤退十五里,意味著他們已經遠離了荊山鎮這塊戰場。
面對著斥候,羅騰飛沒有繼續再探,而是命他歸隊,備戰。
諸將對羅騰飛的做法莫名其妙,但羅騰飛自有他的用意。
這一戰,羅騰飛將戰鬥劃分為兩個戰場:其一、荊山鎮攻略戰;其二、北淝河遭遇戰。
打一開始,羅騰飛便以料到完顏兀朮一定是領兵出擊,因為這是他的作戰風格,如羅騰飛一樣,完顏兀朮擅於打野戰,擅於在平原上以騎兵擊潰敵人。
最適合他的作戰方法不是鬼謀,而是直接以騎兵沖垮敵人。
羅家軍只有兩萬騎兵,而完顏兀朮卻有七萬餘大軍。其中騎兵六萬,剪除用來守衛荊山鎮的守兵,他可以出動四五萬騎兵,在兵力上佔據著優勢。
在敵弱我強的情況下,速戰速決,顯然是最好,最高明的戰術。
在兵力上,羅騰飛能夠呼叫的兵力並不遜色於金兵,羅家軍的五萬餘眾,加上劉錡的一萬餘八字軍,兵力總和在六萬五千之間。
然唯一不足的正是騎兵,宋朝的大軍多為步卒,羅家軍雖然以騎兵稱雄,但騎兵人數也不過兩萬餘騎,其餘皆是步卒,劉錡的八字軍因為有羅騰飛當年贈送的五千匹戰馬,也配備了三千騎兵,只是跟金國的六萬騎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了。
在攻堅戰上,防禦戰上,騎兵的用途有限,但騎兵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支援失勢的地方。
若羅騰飛於完顏兀朮在荊山鎮不遠的地方決戰。一旦荊山鎮有任何異樣,完顏兀朮完全可以在第一時間裡派出援兵支援,甚至於繞至攻方的身後,發動突襲。
如此,攻打荊山鎮的步卒們將會受到致命的威脅,於戰鬥不利。
故而,羅騰飛一口氣撤退十五里,遠離荊山鎮,正是為了將完顏兀朮調離荊山鎮,讓他即便知道荊山鎮有難也無力迴天,來不及支援。
羅騰飛心知完顏兀朮如今到此,未必是中了他的算計,其中更多的成分是源於自信,自信憑藉自己的本事,憑藉自己在兵力上的優勢,可以在荊山鎮失守以前,擊潰他的騎兵,然後回去支援。
羅騰飛的想法也是一般,他相信劉錡、雷震、魏勝、王俊、一丈青、張天鵬、楊瑛等人不會辜負他的期望,即便他這裡一時不得勝,他們也能夠憑藉自身的力量攻取荊山鎮。
他們兩人都有對自己實力的自信以及對友軍的足夠的信任。
羅騰飛高舉青龍偃月刀,於陣前高聲呼喝道:“將士們,我羅騰飛自建立羅家軍以來,帶領你們歷經大小戰役上百,未嘗一敗。為我羅家軍寫了下輝煌的篇章。在金國有一句如此傳言‘敵宋易,敵羅家軍難’。今日,我們需要再度告訴眼前的金狗們,我羅家軍,是他們金兵的剋星。殺!”
羅騰飛身後的各將兵齊聲應和。“羅騰飛必勝!羅家軍必勝!”的呼聲,傳遍大地,直衝夜空。
“放箭!”敵營中傳來了一聲叫喝。
密集的箭雨從前面的金騎中無聲無息地襲到,羅騰飛將手中龍刀舞的風雨不透,細微碰撞聲不絕於耳,箭支紛紛下落。
女真人的箭陣果然厲害,他雖能以出神入化的武藝避開激射而來的箭羽,但在他的耳邊卻充斥著慘叫與墜馬聲。
羅騰飛所統領的騎兵都是跟隨他多年的精銳,多次與金騎交手,各個都是膽氣非凡的勇士。對於金國騎兵也有著充足的經驗,深知與金騎對戰,唯一的辦法就是加速衝鋒,讓他們發揮不出弓箭的優勢。
幾下呼吸的功夫,羅家軍的騎兵以衝至近前。
無數騎兵衝鋒時整齊劃一的馬蹄聲,這巨響令大地都為之戰慄顫抖:布成錐型衝鋒陣的過萬羅家軍鐵騎從正面對著金兵突擊過去!
羅騰飛一緊手中一丈長的青龍偃月刀,咆哮著催馬向前,叫喝道:“我羅騰飛曾數破金兵,誰敢前來一決生死?”
他縱聲長嘯,吼聲遠遠地傳了出去,彷彿一頭下山的猛虎。
至金國完顏阿骨打起,金人都崇尚宋朝文化,其中就以完顏阿骨打為最。在完顏阿骨打的帶動下,他的說個兒子以及金國上層貴族都通曉漢語。隨著。時間的發展,金國境內的宋人、遼人、渤海人遠遠勝於金人,而宋人、遼人、渤海人都說漢語。
因此,如今金國境內最普遍的語言正是漢語,漢語未必人人會說,但人人都聽得懂意思。
他這一聲呼喝,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