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圃的攔阻,闖了進來。
石堅皺起眉頭,心說是誰這麼冒失。那個人竟直來到後堂,對石堅大喊道:“石相公,請快出來,孫員外女婿船隊回來了。”
石堅聽了大喜,問道:“他們到了哪裡?”
“他們船隊到了泉州港,怕耽擱了生產,特地用小船將石相公點明要的那種食物送到和州城。”
“船呢?船呢?”石堅一邊說,一邊也不成擦乾腳,穿了一雙拖鞋向外面跑。
這個人是新任的華知州特地派來通知的,可石堅此時激動,比他跑得還要快,嚇得他在後面一個勁地說:“我說小祖宗,你可跑慢點,要是將摔到什麼地方,我可是吃不了兜著走。”
石堅來到碼頭,看到無數燈火點起,照得亮如白晝。原來石家住在郊外,安靜(也未必了)倒是安靜,可離城裡還有一段距離,離碼頭更遠。城裡大多數人都知道這條訊息,他們不單來看稀奇,也知道隨著這種食物種子到達,石堅將放開棉花種植辦法。他們去年時曾偷偷從雷州引進,但產量不高,又不知道如何將這種棉花變成布。他們又不敢請教石堅,不過將它們塞進衣服裡,冬天很暖和。現在更多的人也準備種植這種植物。
和州城的河道不是十分地寬大,至少對於這些海船來說。但這船隊領頭的人精明,他料到這一點,派來裝載食物種子的船隻都不大,又是裝了半載,正好安全到達和州。
石堅看到整整八條船上全部裝了花生、土豆、紅薯、玉米。他再顧不上溫文爾雅的形象,三下兩除二地從跳板上跳上了船,捧著一堆花生,又捧起一堆玉米,再捧起一堆紅薯。嘴裡還唸唸有詞:“我的炒花生啊,我的煮玉米捧子啊,我的烤紅薯啊,我的牛肉燒土豆啊。”
這可將華知州嚇壞了,前任汪知州和陶知州因為任上這個神童,現在都已經喬遷。可要是神童在自己任上出了事,犯傻了,皇帝怪罪下來,自己還有好日子過?
華知州拍著他的肩膀問道:“小石相公,你還好吧,你沒事吧?”
後世史記,中外第一名臣石堅初聞印第安雜糧種子到達,拖鞋而出,見到食物後,驚喜失措,瘋狂上船,抱著食物胡言亂語,這是被稱為歷史上最具風度的臣子一生罕有的幾次失態。
石堅一翻白眼,心說你才有事呢。他這才走下船,一邊走一邊還留戀不捨地望著那船雜糧。比起到朝堂上與那些臣子和老儒們作無謂的爭執,這才是真正有利於大宋百姓的實事。
他來到領首的那個海客面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三個大禮,嚇得那個海客連連回避。他們這一船隊在琉球就與主隊分開,主隊帶著交換或者說掠奪過來的香料回泉州,他們順著東海到長江口,進入和州。主要目的是想趕到種植季節來臨之前將種子送到和州。今天嚴格來說是他們離家近一年半時間第一次踏入宋朝的土地,可自從進入南海後,遇到去南洋交易的海客,聽到如今石堅的盛名,那可是以十歲的年齡榮稱為天下第一才子,皇帝和皇后在宮中眼巴巴地望著他進京的人。他那裡敢受石堅的大禮。
石堅偏偏拽著他的衣袖說:“今天小子就是給你行十個大禮,也不能回報你們為大宋做出的貢獻。”
這時候紅鳶和綠萼才推著老太太的輪椅趕過來,綠萼搶先跑過來,遞上鞋襪說:“少爺,你還穿著拖鞋呢。”
這時候大家才注意到這個風度翩翩的美少年今天竟然光著一個大光腳丫子,穿著拖鞋跑出來,全都鬨笑起來。華知州也笑了起來,他才想起今天晚上少年種種失態,可是為了大宋的百姓啊。這樣的行為不亞於謝公聽到淝水大捷後興奮地跑出去稟告皇帝,連鞋跟斷掉都不知。少年如此赤膽忠心,那些老儒們還對他攻擊不休,這些人書也白讀了。
老太太輪椅也過來了,她對石堅說道:“孫兒,你過來。”
石堅走了過去,老太太用一根木棍在他頭上敲了幾下,說:“你是一個讀書人,我叫你不顧形象,穿著拖鞋到處跑。”
石堅鬱悶地撓撓頭,心想我這不只是一個十歲的孩子嗎?可對老太太只有恭恭敬敬地說聲:“奶奶,孫兒錯了。”
眾人發出一聲善意的輕笑,心想這老太太家教夠嚴厲了。華知州更是感概萬分,這老太太哪裡是在教孩子,她是孟母教子,在教導一個聖人哪。
華知州早有安排,請求城裡最大紳士洪家騰出客廳,招待這些海客。洪紳士一口答應,這些海客一來,小神童肯定會來,只要沾上小神童的人那一個不飛黃騰達,就是能重複上次孫員外家的盛事,也是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