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良少年集團的頭頭,高中二年級的時候因為讓導師受傷而被勒令退學。後來浪跡海外,似乎也做過不少危險的事情,但跟在紛爭與貧困中生存的人結識並共同生活之後,察覺到自己過去的錯誤,回國取得高中畢業資格,進入有名的私立大學就讀,最後當了國中英文老師。之所以選擇國中任教,好像是為了不讓跟自己當初誤入歧途時同樣年紀的孩子們重蹈覆轍。幾年前開始就在放學後到熱鬧的街上巡邏,看見不回家到處遊蕩的孩子,就算不是本校的學生也都會上前勸說:“不要糟蹋自己。想要重頭來過現在就可以辦到!”他這麼熱心所以得到了“勸世鮮師”這個綽號,上電視啊、出書什麼的十分活躍。“這不是跟上星期電視報道的內容一樣嗎?”那可真不好意思了。對知道他的人而言我的說明太無聊了吧。“重要的部分都沒說?”“去年年底,才三十三歲的他被醫生告知只剩下幾個月的壽命,即便如此仍舊不悲觀,打算從事教職到最後一刻的身影已經不只是熱血教師,簡直就像神職者一樣了。”是這麼回事吧?阿部同學很清楚呢。“尊敬他?”“想跟櫻宮老師學習?”這樣啊。
如果可能的話希望大家只學習後半部分就好。
說到櫻宮老師,景仰熱血教師的學生們可能會覺得我不太夠格吧。剛才也說了,我剛當老師的時候也曾經想成為熱血教師。只要發生一點兒問題,就課也不上全班一起設法解決;只要有一個人離開教室,就算課上到一半也要追出去。但是有時候我會想,這世上沒有完美的人。老師要對著學生熱切說教,是不是有點兒離譜過頭了呢?把自己的人生觀強行灌輸給學生,只是自我滿足而已。說穿了不就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小看孩子們嗎?我休假一年結束,要來S中學的時候就給自己定下了規矩。不直呼學生的名字。儘量以平等的態度、禮貌的言辭應對,就這兩項。的確有人注意到了。“注意到什麼?”注意到自己的身份,不是嗎?每天都有虐待兒童的新聞,讓人覺得好像小孩都在被大人虐待似的。但各位不都是讓大人求你們“好好唸書吧”、“好好吃飯吧”,這樣被捧在手心上長大的嗎?所以對大人也能不用敬稱,言談態度隨便不是嗎?也有不少老師覺得被學生們起綽號,或者是用隨便的言辭交談就是受學生歡迎的證據。因為電視上演的熱血老師幾乎都是這樣。大家在看校園劇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呢?熱血教師跟問題學生都是在發生事情的時候建立起深厚的信賴關係。這樣最後在演員表上只註明幾年幾班的全體學生,那大多數人的立場又如何呢?熱血教師就算在上正課的時候也熱血沸騰地訴說自己的經驗或者問題學生的心情。但這是大家想聽的嗎?別扯這些有的沒的快點兒上課吧。要是有認真的學生這麼說,就會得到人這個字的構成就是必須互相扶持……之類更多的廢話。到頭來反而成了認真的學生對問題學生道歉,說剛才不好意思啦。演戲的話或許不錯,但是現實中真的這樣代入會怎樣呢?話說回來,真的有非得打斷上課也要對平常謹守本分的學生說教的必要嗎?跟誤入歧途後迴歸正道的人相比,一直都循規蹈矩的人絕對比較偉大。可惜的是這種人是不會成為聚光燈焦點的。在學校也是一樣。於是認真過日子的人對自己的存在價值產生疑問,導致負面思考的原因不正在於此嗎?
神職者(3)
*
大家常用“信賴”這個詞來描述師生之間的關係。從國中生也人人都有手機的時候開始,我就常常收到想死啦、不知道為什麼要活著啦之類的簡訊。大概都是在半夜兩三點的時候。我也想過對在這種不像話的時間發來的簡訊無視就好了,但卻不能真的不予理會。的確也有惡意的例子。女學生髮簡訊給年輕的男老師說:“老師救命啊,我朋友危險了。”要老師去賓館。既然是那種地點,當老師的自然也有點兒警覺,但還是十萬火急地趕去了。結果在那裡被*了照片。第二天家長就找到學校來,還報了警鬧得不可開交。但是我們這些同事立刻知道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因為該老師外在的性別跟他內在的性向並不相符。沒有必要為了這種胡說八道公開自己有性別認知障礙的私事,大家是這麼勸他的。但該老師為了維護教師的尊嚴,跟家長和學生說了真相。這個女生因為老師告誡她上課的時候不要聊天,覺得怎麼就只針對我呢?真讓人不爽。原因就是這麼無聊的事。“處分?”沒有。這所學校怎麼讓人妖跟單親媽媽擔任情緒不穩定的青少年的導師啊!家長隻字不提自己女兒做的錯事,反過來指責校方,結果算是學校敗給了這種家長吧。教育場所也扯到勝負是有點兒可笑啦……“是那個老師嗎?”他去年轉到了別的學校,現在以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