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5部分

一輛牛車隨即跟上了楊槐,大約又過了一刻鐘,負責監視楊槐計程車兵跑了回來,低聲稟報道:“他進了一家叫做銀川堂的皮貨店,離這裡大概有兩裡。”

聽名字就是西夏人所開,李延慶幾乎可以肯定了,楊槐就是來這家店和西夏探子碰頭。

李延慶當即立斷道:“堵住前後門抓捕,一個都不能放過。”

銀川堂皮貨店位於清源縣的鬧市區,距離縣衙不足百步,佔地大約兩畝,是一名西夏商人所開。

大部分時間內,宋夏兩國都是和平相處,兩國商人往來不絕,西夏的藥材、皮毛、牲畜以及毛織品大量輸往宋朝,而宋朝的絲綢、瓷器、胭脂、紙張等物資深受西夏人歡迎,在宋夏邊境一帶的城市內,到處可見西夏人開的店鋪。

只有在戰爭期間這些西夏店鋪才會暫時關閉,可一旦戰爭結束,店鋪又會重新開張,至於西夏探子假裝商人趁機滲透進宋朝,其實也是很正常之事。

這時,數十名全副武裝計程車兵突然出現在銀川堂的門口,幾名夥計還沒有發應過來,士兵們便衝了進去,將大堂內的三名夥計按倒,迅速捆綁起來。

李延慶帶領十幾名士兵衝進了內堂,突來的事件使店鋪門口一陣大亂,人人紛紛向兩邊躲閃,但很快又聚攏起來,將大門口圍得水洩不通,一個個探頭向裡面張望。

宋軍士兵很快遇到了抵抗,三名大漢堵在一間房子的大門口,正揮刀和後門衝進來計程車兵激戰。

儘管這三名大漢武藝高強,十分強悍,但這些士兵卻是种師道的親兵,一個個也驍勇善戰,雙方勢均力敵,宋軍很快便佔了上風,漸漸壓制住了三名大漢。

李延慶卻沒有時間耽誤下去,他手一揮,三顆石子迅疾無比地接連打出去,正中三名大漢的額頭,頓時打得他們頭破血流,難以繼續作戰,士兵們一擁而上,將三名大漢按倒捆綁起來。

李延慶一腳踢開大門,只見房間內一片狼藉,兩名男子正驚慌失措地焚燒文書,其中一人正是楊槐。

不用李延慶吩咐,士兵們衝了上去,將楊槐和另一名男子按倒,撲滅了剛剛燃燒不久的火堆,從中挖出了大批文書。

“楊主事,想不到我們在這裡見面了!”李延慶冷冷笑道。

楊槐頓時臉色變得慘白,腿一軟坐在地上,他知道自己完蛋了,任憑士兵將他反臂捆綁,但渾身卻開始顫抖起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李延慶走到另一人面前,見他年約三十餘歲,應該是店裡的掌櫃,典型的西夏人模樣,一臉狡黠,李延慶又翻了翻桌上厚厚一疊文書,竟然就是自己上個月寫的麟州巡查報告,李延慶恨得牙根直癢,反手便是幾記耳光狠狠抽去,打得楊槐口鼻流血。

“出賣自己的國家,你這次死定了,給我統統帶走!”

士兵們用黑口袋將所有人的頭罩住,將他們押出了店鋪,這時,縣尉帶著十幾名衙役聞訊趕來,李延慶在他面前出示了軍牌,“奉種帥之令前來抓捕西夏奸細!”

嚇得縣尉渾身一哆嗦,連忙讓衙役讓開一條路,李延慶隨即對他道:“這家立刻查封,給我掘地三尺,找到的物品封存起來,送往太原軍營。”

“遵令!”

士兵們將七八名奸細關進了幾輛驢車內,而楊槐則單獨關押在一輛牛車,士兵們押送著大車返回太原軍營。

。。。。。。

軍衙內,錄事參軍趙源焦躁不安地來回踱步,手下楊槐去清源縣已經大半天,卻沒有任何訊息,一種莫名的不安令趙源心中十分擔憂,其實陽曲縣也有西夏的細作據點,但為了安全起見,他還是選擇了清源縣的西夏細作點。

趙源負手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一株杏樹,他不由想起了三年前那不堪回首的一幕。

三年前,他還在任石州司士,結識了一名豪爽的西夏大賈,這名西夏大賈出手闊綽,經常帶他來太原花天酒地,過著奢侈無度的生活,不久他便染上了賭博的惡習,西夏大賈源源不斷給他提供金錢,使他越陷越深,最終負債累累。

這時,西夏大賈才露出了真面目,逼他成為西夏奸細,在金錢美色的誘惑以及鉅債的重壓下,他不得不屈服了,最終淪為西夏安插在邊境官場中的一名細作,提供了大量石州的情報,但西夏人看中他的真正目的並不是為了石州的情報,而是他和种師道的關係。

趙源低低嘆了口氣,李延慶的到來固然打亂了他控制兵、鎧、騎三司的計劃,更重要是,李延慶給他帶來巨大的威脅,連京城的權貴也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