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5部分

是我們既定戰略。”

顧縣令擦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點點頭道:“下官明白了,這就安排人手,正好有商人進京,就請他們去京城傳播訊息,給官府的訊息下官派人專門送去。”

曹晟當即下令軍隊暫時進入蕭山縣休息,又令三百艘海船停泊在浣江江口,隨時等待命令。

。。。。。。。。。。

兩天後,李延慶五萬奇兵從海路進入紹興府的訊息傳遍了臨安城,這個訊息有人歡欣鼓舞,但也有人如喪考妣,惶惶不可終日。

臨安城的大街小巷都在議論此事,就算普通老百姓也明白腹背夾擊是兵家大忌的道理,臨安城已遭遇李延慶大軍的前後夾擊,恐怕形勢相當不妙了。

一些微妙的變化已經發生,比如查封寶妍齋的封條被悄悄撕掉,被官府沒收的貨物也還了回來,被抓的百餘名管事賬房也悉數被釋放,對李大器的通緝令也隨即撤銷,這是臨安府尹潘文淄在悄悄釋放善意了。

南城門,一輛滿載著箱籠的牛車正在出城,卻被軍隊攔截扣押,有人認出牛車裡的主人竟然是兵部侍郎楊俅,這件事立刻在臨安城傳得沸沸揚揚,楊俅可是太上皇趙佶任命的第一批官員,他原本只是兵部職方郎中,因積極效忠太上皇趙佶而被提拔重用,現在他居然棄官而逃,頓時淪為滿城百姓的笑談。

當然,楊俅逃跑事件是一個風向標,意味著趙佶集團內部發生裂變了。

趙佶聽說楊俅棄官逃跑被抓後,頓時勃然大怒,他當即下令將楊俅抓到午門外杖斃,將其妻女轉為賤籍,打入教坊,其家產全部沒收。

趙佶的殺雞儆猴手段確實鎮住了不少人,很多也打算逃跑的官員也暫時打消了念頭,轉為關門閉戶,請假在家中養病。

就在李延慶軍隊在紹興府登陸訊息傳來京城的第二天,原本效忠趙佶的八十五名朝官,至少有超過五十人請了病假,開始各自尋找出路了。

趙佶也同樣心急如焚,他當天下午便派人送金牌給苗傅,令其主動出擊,擊潰李延慶,然後率軍回援臨安城。

第九百九十四章 主動出擊

苗傅在向朝廷彙報了作戰計劃後,又重新改變了兵力部署,取消三線部署,而將七萬大軍集中到東線,也就是運河西岸,修築了板牆式大營,與李延慶的軍營相距約三十五里。

此時,兩軍已經對峙了七天,就在這時,軍隊中開始流傳一個訊息,李延慶的五萬大軍已經在紹興府登陸,這個訊息使軍隊人心惶惶。

尤其軍隊中有不少紹興籍士兵,對他們的影響更大,原本以為最安全的大後方不再安全了,他們將面臨前後夾擊,軍心在各種議論聲中開始動搖起來。

黃昏時分,苗傅接到了趙佶送來的金牌令,令他立刻出擊,擊潰李延慶主力後回撤。

這個命令讓苗傅有點抓狂了,誰說主動出擊就能擊潰李延慶的軍隊?

大帳內,苗傅煩躁不安地來回踱步,他想抗拒趙佶的命令,但他又無法抗拒,他只能儘量說服自己,或許太上皇的命令是自己無法理解的一種政治平衡。

是啊!他確實無法理解,從軍事角度來說,既然李延慶已經從紹興府登陸,那最好辦法就是全軍撤回臨安城,堅守臨安城,這樣就輕易破解了紹興府登陸的意義。

“將軍,或許太上皇是覺得臨安城守不住吧!尤其皇宮那邊,一把大火就可以燒山了。”副將張全在一旁小心翼翼道。

苗傅沒有吭聲,張全的話提醒了他,李延慶當然不敢放火燒山,但鳳凰山確實守不住,鳳凰山一圈現在只有圍牆而沒有城牆,李延慶可以很輕易地攻上鳳凰山,佔領皇宮,另外隱龍山莊也守不住,一旦李延慶的船隊突入西湖,臨安城基本就淪陷了。

苗傅長長嘆了口氣,他現在終於承認太上皇的命令也是一種無奈,希望自己能擊潰李延慶。

苗傅隨即下令,所有統制立刻到中軍大帳集合,他要部署作戰方案了。

。。。。。。。。。。

李延慶的軍營也是修築成板牆式,版牆式軍營好處很多,堅固結實固然是主要方面,而另一個好處就是增大了防禦面。

從前營柵防禦面主要有兩層,一是士兵站在營柵前對外射箭,其次便是站在後方越過營柵向外射箭。

而板牆式軍營則可以讓士兵站在牆頭居高臨下防禦,下方還有射擊孔的防禦,背後還有箭陣向外射箭,這樣就形成了三處防禦面。

夜幕剛剛降臨,李延慶也開始了軍隊部署,曹猛的三萬騎兵已經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