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人山人海,雖然這只是解試參考資格榜單,但也是發解試的錄取榜單,重要性非同小可。
榜單和正式科舉榜單一樣,分為甲榜和乙榜,甲榜十人,乙榜九十人,不同是,正式科舉榜單是用黃紙公佈,而資格榜單則是用白紙公佈,又被稱為白榜,白紙黑字,其中甲榜第一名的名字是用紅字寫出,叫做紅案或者榜首。
這次縣試被錄取並非僅僅是得到參加發解試的資格,而且還有其他巨大好處,甲榜十人如果解試沒考中,那麼可以直接免試進州學上舍讀書,乙榜九十人則直接免試進州學內舍讀書。
而其他沒有被錄取計程車子,不僅還要按照老規矩參加每年的縣考,這樣才能得到去州學考試的機會,而且就算考上了也只能讀外舍。
說到底,這次解試科舉改革本質上就是一種中央和地方的權力調整,朝廷藉口北方科舉成績不佳而奪走了地方各州的解試權,而州府不甘權力被削弱,又以縣試的名義奪走了各縣的科舉推薦權。
典型的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為了提高科舉縣試的含金量,州府又利用掌握的州學的權力,將縣試和州學掛鉤,把州學內舍和上舍的優良資源給了縣試。
這就相應降低了各縣縣考的地位,各縣縣考透過也只是獲得參加州學考試的一種資格而已,含金量已遠遠比不上科舉縣試。
正因為這個原因,士子們對縣試錄取極為重視,舉人只有十五個名額,絕大部分士子參加縣試,其實都是衝著州學免試去的。
這時,有人大喊“來了!來了!”只見文廟大門開了,幾名縣吏拿著兩卷榜單走了出來,等候在外面的人群頓時激動起來,如潮水般湧了上去。
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
人群洶湧上前,在前面計程車子伸長脖子尋找榜單上自己的名字,幾名官員先貼的是乙榜,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考生考號和姓名。
這時,人群開始傳出歡呼聲,已經有人找到自己的名字,岳飛眼神特好,他忽然指著下面大喊道:“亮哥兒,有你的名字,第九十七名,湯北鄉秦亮。”
秦亮頓時捂住臉喜極而泣,他終於被錄取了,這下子他不僅可以去參加發解試,就算考不上,也可以直接免試進州學內舍讀書了,父親該是多麼高興啊!
這時湯懷指著第二行大喊:“顯哥兒,也有你的名字,你是第二十四名!”
張顯一蹦多高,舉手歡呼起來,周圍士子紛紛向他慶賀。
這時,李延慶找了兩遍都沒有找到自己的名字,他雖然知道還有甲榜沒公佈,但萬一沒有呢?他心中也不由有點緊張起來。
王貴急得要瘋掉了,看了一遍又一遍,不住地自言自語,“怎麼會沒有老李的名字,這些考官搞什麼名堂?”
岳飛拉了他一下,“別急,還有甲榜。”
這時,兩名縣吏終於把甲榜也貼上了,上面只有十個名字,從上到下只寫了十行,第一行榜首用紅字重重寫出:甲亥一百七十四號,孝和鄉李延慶。
王貴‘嗷!’的一聲大叫起來,就彷彿是他高中榜首一樣,他緊緊抱住了李延慶,“老李,我沒說錯吧!你果然是榜首。”
李延慶也激動萬分,捏緊兩隻拳頭,重重揮舞,五名同伴歡呼起來,將李延慶高高舉起,激動得大喊道:“這是我們的榜首!”
周圍人群沸騰了,無數人向李延慶投去了羨慕的眼光,這是相州第一屆縣試的湯陰縣榜首,是要寫進縣誌的。
這時,一名縣吏走出高聲問道:“你們誰是榜首?在不在這裡?”
王貴等人連忙將李延慶推了上去,李延慶舉手道:“我就是李延慶!”
“請跟我來,知縣有請。”
李延慶現在最不想見到的,就是大刀知縣,大刀知縣有規定,必須讀滿兩年縣學才允許參加發解試,可自己只讀了不到一年。。。。。
不想見歸不想見,他還是隻能硬著頭皮跟隨縣吏走進了文廟。
文廟後殿內坐著十幾名官員,三名州府考官都沒有回去,他們要負責核對發榜單和錄取名單一致,以免被縣裡官員弄了手腳,這是有先例的,州學錄取的不少生員並不是真正的考中者。
在座位正中,知縣蔣大道正在陪同一名官員聊天,這名官員並不是州府考官,而是剛從京城過來的監察御史。
只見這名官員年約三十出頭,身材中等,長得方面大耳,下頜留一縷短鬚,一雙眼睛炯炯有神,此人叫做李綱,官任朝廷監察御史,這次是奉旨前來河北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