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部分

於三歲以下的嬰幼兒。

中醫統稱為“疳”。

()免費電子書下載

小兒營養不良常因先天發育不良、攝食不足、挑食偏食或其他慢性疾病

所引起。具體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母|乳量不足,單純以粥、米糊或奶糕等碳水化合物餵養,使食物中蛋

白質、熱量不足,影響小兒生長發育。

2。嬰兒斷奶前未加輔食,突然斷奶或斷奶後餵養不當,使營養吸收不足。

3。小兒偏食、挑食,多吃香甜零食,降低了食慾,不願吃飯菜等主食,

影響了正常進食量。

4。早產兒攝食量不足。因為早產兒生長發育比一般小兒更快,更容易發

生營養不良。

5。小兒患慢性腹瀉,使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減少,或患結核病等慢性

消耗性疾病,長期攝入不足而消耗增加,易發生營養不良。

6。小兒患有腸道寄生蟲病如蛔蟲病等,身體的營養物質為寄生蟲所吸

收,亦可導致營養不良。

由於上述各種原因,身體長期得不到足夠的營養物質,而正常的代謝仍

要進行,只得消耗體內的脂肪、肌肉等組織,以至逐漸消瘦。

初期患兒只是體重不增,以後體重減輕,皮下脂肪逐漸消失,首先是腹

部,其次為軀幹、四肢,臀部、大腿的脂肪早已消失。與同齡的小孩相比,

體重輕百分之十五以上。肌肉鬆馳無力,面板乾燥、蒼白、彈性差。伴煩躁

不安、睡眠欠佳等。重症患孩則極度消瘦,全身皮下脂肪幾乎消失,額部起

皺紋,顴骨突出,外貌像小老頭,身高低於正常,伴精神萎靡、表情淡漠等。

營養不良的患孩可伴有營養性貧血、營養不良性水腫、各種維生素缺乏

症等。由於免疫力低下,易得併發症,如上呼吸道感染,腹瀉等。

中醫稱小兒營養不良為“疳證”,認為疳證是由於|乳食不節、餵養不當

或其他疾病導致氣液消耗過度,脾胃虛損而致。臨床上,常分為積滯傷脾、

脾虛氣弱、氣血兩虛等型別進行辨證施治。

【簡易療法】

1。葉下珠煮豬肝

用料:鮮葉下珠三十克,豬肝一百克。

製法:葉下珠洗淨,豬肝洗淨,切片,二味加水煎湯。用法:飲湯。功

效:消積理脾。

()

主治:小兒營養不良,症見面黃肌瘦,毛髮稀疏,精神不振,手足心熱,

煩躁等。

2。黃鱔燉雞內金

用料:黃鱔一條,雞內金六克。

製法:黃鱔去內臟,洗淨,切段,合雞內金加水燉,熟後可加調味品。

用法:連湯服食。

功效:補虛健脾消積。

主治:小兒營養不良,症見面黃肌瘦,厭食,睡時露睛,腹部膨大,或

有低熱。

附註:也可每天用雞內金五至十克,炒焦,研碎,拌在稀飯裡讓患孩服。

3。蓮子鍋粑粥

用料:蓮子(去心)五十克,飯鍋粑五十克,白糖五十克。

製法:三味加水煮成粥。用法:食粥,每次三至五匙、一日三次。

功效:健脾消食。主治:小兒營養不良,症見面黃肌瘦,毛髮稀疏,厭

食,大便溏薄,煩躁。

4。大麥粥

用料:大麥米五十克,紅糖適量。製法:大麥米侵泡,研碎,加水煮成

稀粥,粥熟後加入紅糖。

用法:食粥。每日兩次。功效:益氣健脾消積。主治:小兒營養不良,

症見面黃肌瘦,腹膨或腹凹如舟,頭髮乾枯,哭聲無力。

【撥罐療法】

取|穴:隔俞至三焦俞範圍。

治法:以密排罐的間距閃罐至區域性面板潮紅,每一至兩日施術一次。

驗案:黃某,男性,五歲。不欲吃食五個月餘,消瘦,面色不華,夜煩

躁,曾服多種增食助消化藥物無效。檢查無腸道寄生蟲感染,肝、肺正常,

缺鋅,輕度貧血。取膈俞至三焦俞範圍每側閃四個罐,每罐位閃罐六至七次

至面板潮紅,當日食慾略見好轉,夜間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