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處方:明礬二兩,生參米一兩,苦酒二升。
制用:三藥共熬為膏子,旋丸豌豆大,每用一丸,放舌下,其嗽立止,
痰即消。
17。主治肺勞咳嗽。用大藕一段,去一頭,灌蜜全封,煮極熟,食之。
18。主治:熱痰咳嗽。處方:燒酒、豬脂、蜂蜜、香油、茶未各四兩。
制用:將上藥同浸酒內,煮成一處,每日挑食,以茶調下。
療效:二至三劑見效。
19。主治:咳嗽吐血。
(1)處方:白前、桔梗、桑白皮三兩,甘草一兩。
制用:將白前、桔梗,桑白皮炒、甘草炙、用水六升共煮,取一升,分
三次服。
注意:服藥期間,忌食諸肉菘菜。
(2)處方:一嬰兒胎髮,麝香少許。
制用:將胎髮燒成灰入麝香少許,|乳汁調下,男患者用女嬰胎髮,女患
者用男嬰胎髮。
(3)處方:貫仲、蘇方木等份,每用三錢。
制用:將上二藥與生薑三片煎服,日二服。
功效:治療年深咳嗽作膿血者有效。
(4)處方:蘿蔔五百克,鯽魚二百五十克,
()免費TXT小說下載
制用:蘿蔔和鯽魚煮熟,頓食。20。主治:喘嗽失音。
處方及制用:白果仁四兩,白獲苓、桑白皮各二兩,烏豆半升,沙蜜半
斤,煮熟,日干為米,以|乳汁半碗拌溼,九蒸九曬,制九如綠豆大,每服三
五十九,白湯下,神效。
21。主治:氣喘咳嗽。
處方及制用:豬爪甲二枚,撓灰研細,入麝香當門子一枚,同研細,用
蠟茶清調下。
22。主治:老年氣喘咳嗽。生薑汁五兩,黑砂糖四兩,水煎二十沸,時服
半匙,漸漸咽之。
【藥茶療法】
1。二根茶。
處方與用法:鮮蘆根六十克,鮮茅根三十克。洗淨陰乾,切碎,煎水代
茶頻飲。
功甲:清解肺熱,生津止渴。
選按:蘆根甘寒,能清肺胃之熱,《玉揪藥解》雲:”蘆根清降肺胃,
消蕩鬱煩,生津止渴。”白茅根清熱涼血,《本草綱目》載其“止吐衄諸血,
肺熱喘急。”二根俱清上焦肺胃之熱。故能治肺炎初期,發熱、咳嗽、胸痛
等症。
2。瓜蔞茶。
處方與用法:全瓜蔞洗淨用蒸籠蒸熟,壓扁曬乾,切成絲,每次三十克,
煎水代茶飲。
功用:清肺化痰。
選按:瓜蔞性寒,味甘苦無毒。《本草綱目》載:“瓜蔞,潤肺燥,降
火。治咳嗽,滌痰結,利咽喉,消痛腫瘡毒。”《本草便讀》雲“瓜蔞,性
味與花粉相同,惟潤降之功過之。故凡上焦鬱熱,垢膩痰火咳嗽等症,皆可
用之。一切肺痛、胸痛、|乳癰之屬火者,尤為相宜。”據研究:本品對肺炎
球菌、鏈球菌等有抑制作用。故本方適用於肺炎、支氣管炎、肺痛等引起的
肺熱咳嗽、咯吐黃痰等症。
方源:《常見病驗方研究參考資料》
3。羅漢果茶。
()免費電子書下載
處方與用法:羅漢果十五至二十克,用沸水泡悶十五分鐘後,代茶飲。
功用:清肺止咳,潤腸通便。
選按:羅漢果,為葫蘆科植物羅漢果的果實。性涼味甘。《廣西中藥志》
載“羅漢果能止咳清熱,涼血潤腸。治咳嗽、血熱腸燥便秘等。”《嶺南採
藥錄》中治療痰火咳嗽,以羅漢果和豬肉煮湯服。故本方適用於支氣管炎咳
嗽痰多,伴咽喉疼痛,大便秘結等症。方源:《全國中草藥彙編》
4。茲胃和中茶
處方與用法:朱拌竹茹三克,鮮青果十個,厚朴花、羚羊各一點五克。
上藥共制粗未,水煎代茶飲。
功用:化痰助運。
選按:此方為西太后臨終前數小時“氣虛痰生,精神委頓,舌短口乾,
胃不納食”病危時所進之代茶飲方。方中竹茹、青果清化痰熱,厚朴花寬中
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