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見食即嘔。生薑二兩,打碎,陳皮五六錢,切碎,泡湯一碗,
漸漸服下,自安,甚者竹湯薑汁和勻,逐匙挑在舌上嚥下,若咽得急,並藥
吐出矣。
21。主治:乾嘔。
(1)頻嚼生薑,即止。生薑乃治嘔聖藥也。
(2)用甘蔗汁加生薑汁和勻,溫熱服。
22。主治:翻胃嘔吐。
(1)用大鯽魚一尾去腸留鱗,入綠礬末令滿,泥固,煅存性,研末,每
次飲服一錢,日二服。
(2)石蓮肉為末,入少肉豆蔻末,米湯調服之。
(3)棠梨葉油炒,去刺為未,每旦酒服一錢。
(4)幹柿三枚,連蒂搗爛,酒服甚效,切勿以他藥雜之。
(5)蠶繭十個,煮汁,烹雞子三枚食之,以無灰酒下,日二眼,神效,
或以繅絲湯煮粟米粥食之。
(6)陳年灶土為末,米飲湯服三錢,甚驗。
(7)雞內金一個,燒存性,酒調服,男用雌,女用雄。
(8)純酒釀,去米粒以半酒杯好醬油,與半酒杯甜酒,和勻,溫服。
【食療】
1。將綠豆碾成細粉,過篩。每日用綠豆粉三十克,開水衝眼。可清熱解
毒,用於熱毒在裡所致渴易嘔吐。
2。帶蒂柿餅三個,放在飯面上蒸熟食用。可降氣止呃。
3;蜂蜜三十克,薑汁一湯匙,調勻燉溫服用。用於胃寒嘔吐。
4。淮山藥三十克,清半夏三十克,白糖適量。山藥研末,半夏洗去礬味,
加水二百毫升煎至一百毫升去渣,入山藥末調勻,再煮數沸。調糖服,可和
胃止嘔。
5。韭菜二百五十克,生薑二十五克,牛奶二百五十克,(或奶粉二湯匙,
加水適量)。韭菜生薑洗淨,切碎搗爛,以潔淨紗布絞取汁液,放人鍋中,
再加牛奶煮沸,趁熱頓服。有散寒止嘔作用。
6。生薑十五克,糯米十五克,蜂蜜三十克。生薑、糯米加水二百毫升,
研末取汁,入蜂蜜後燉熟服。有補脾、祛寒止嘔之功。
7。烏梅茶:將十二克烏梅與冰糖同用水煎,代茶飲。和胃健脾,主治惡
心嘔吐,因脾胃虛損,噁心欲吐,食慾減退,心煩胸悶。
8。蘿蔔葉茶:白蘿葉一百克,將其搗爛取汁,以開水衝代茶飲。消食化
滯,健脾和胃。主治噁心嘔吐,因七情內傷,外感邪氣,使脾胃損傷,積食
不化,脘腹滿悶,脹痛,厭食,食下即吐。
9。蔗汁蜂蜜飲:甘蔗汁五十毫升,蜂蜜三十克。兩種混和拌勻,每日早
晚各一次。和胃消食。主治反胃嘔吐。胃熱口苦。食慾不振。
()好看的txt電子書
10。雞內金酒:雞內金五十克,酒少許。將雞內金燒存性,研末。每次
五克,用酒沖服。主治噁心嘔吐。
11。白扁豆粥:炒白扁豆六十克(或鮮白扁豆一百二十克),粳米一百克,
同煮為粥,早晚服食。健脾養胃,清暑止瀉。主治脾胃虛弱,食少嘔逆,夏
秋瀉痢煩渴。
來源:《延年秘旨》
12。桔皮粥:桔皮十五克,粳米一百克,白糖適量。
制用:此方製作有兩種方法:一是將桔皮洗淨,烘乾,研為細末,粥將
熟時,加入粥內,稍煮片刻,加入白糖即可服食。二是將洗淨的桔皮煮水約
二十分鐘,去渣取汁,以汁與淘洗淨的粳米煮粥,服時加白糖即成。可常服
食。理氣和中,燥溼化痰。主治脾氣不運而致食作脹,不思飲食,嘔吐噦逆、
咳嗽多痰、亦可解魚、蟹毒等。
來源:《調疾飲食辨》
13。半夏山藥粥:清半夏三十克,山藥細末五十克,白糖少許。將清半夏
用溫水淘去礬米,以砂鍋煎取清湯二百毫升,去渣入山藥細未煎二至三沸,
粥成後加白糖。每日作早點服。
主治因外感暑溼風寒之邪,內傷七情六慾,以及飲食不節,勞倦過度,
導致胃氣上逆而發嘔吐。
14。藿香粳米粥:鮮藿香三十克(幹品十五克)粳米一百克。將鮮藿香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