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白芍、甘草各等分。研細末後,用唾液調和如餅狀,敷於臍上,
外貼膏藥保暖。
出處:民間驗方。
60。硫磺、丁香各二克,白胡椒一點五克,綠豆粉四點五克。共研末和勻。
將藥末少許敷在臍上,外以膏藥封貼。
出處:《常見病驗方研究參考資料》。
61。酒餅丸適量。研成粉末,以醋調成糊狀,敷臍部,外蓋紗布,膠布固
定,每日一次,五至八小時後去掉,同時禁食,有脫水及酸中毒者,給予輸
液及糾正酸中毒。
出處:《廣西赤腳醫生》一九七六·六。
62。大蒜一至二枚,連皮放熱灰中煨熟,去皮搗爛,紗布包裹,敷神闕|穴。
區域性有燒灼感,並且面板髮赤時去掉,一日一次。
出處:《中華藥學雜誌》一九七六年十二期。
備註:大蒜治洩瀉許多醫籍均有記載,如《千金方》以大蒜須搗臍中,
《增廣驗方新編》取大蒜須同銀珠同搗敷臍等。現多煨熟後再用,以減少對
面板的刺激,延長敷藥時間。
63。生薑、大蔥、大蒜各六十四克。木鱉仁十五克,穿山甲十克,|乳香。
沒藥末各九克,丁香一點五克。前五味用麻油熬,黃丹收膏。將後三味糝入
膏內,敷臍上。用於夏日洩瀉,敷之即效。
出處:《理淪駢文》。
64。鮮石榴果皮二十克,搗成泥狀,敷於臍部,外蓋錫紙、紗布,膠布固
()免費TXT小說下載
定,二十四小時換藥一次。
療效:治療腹瀉二十四例。一次痊癒十二例,二次痊癒五例,三次痊癒
四例,好轉三例。
出處:《河南中醫學院學報》一九七七·四。
65。五倍子(炒黃),乾薑各十克,吳茱萸、公丁香各五克。共研細末,
備用。每次取十克,用溫白酒調成軟麵糰狀,做成直徑五厘米的藥餅,敷臍
部,膠布固定,晚敷晨揭,每日換藥一次,連用一至八次。用於腹瀉。效果
較好。
出處:《鐵道醫學》一九八○·三。
66。細辛、蕎子粉各三克。共研細末,製成蠶豆大的丸子。放臍眼內,紗
布蓋上,固定好,用於腹瀉可一次止瀉。
出處:《貴州民間方藥集》。
67。總管根皮少許,嚼爛,敷於臍部。用於腹痛便瀉。
出處:《湖南農村常用中草藥手冊》。
68。五倍子六克,公丁香三克,共研細末,水和調勻。每次取三克敷臍眼
上,外用普通膏藥蓋貼。用於腹瀉。
出處:《|穴敷療法聚方鏡》。
69。白胡椒二份,肉桂一份,丁香一份。烘乾,共研為細末,過篩。用水
或酒調成膏,紗布包裹,敷神闕|穴,並敷命門|穴。外用膠布固定,一至二日
換藥一次,直至痊癒為止。
出處:《中醫外治法集要》。
備註:命門|穴在與臍相對的腰椎(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療效:治療腹瀉一百五十例,百分之九十五均在用藥一至二次痊癒。近
百分之五的病人,療效不佳。
【敷貼療法】
1。大蔥適量、大粒食鹽適量。將二味混合炒熱,用紗布包起來,乘熱敷
於腹部和腰背部。發散逐邪,解毒殺蟲而止瀉。適用於腹痛腸鳴,瀉下糞臭
或清稀如水的患者。
2。大蒜二十克,硃砂零點三克。共搗爛,用油類紗布二層包裹,壓成餅
狀,貼於肚臍神闕|穴和雙足心湧泉|穴。消食導滯,解毒止瀉。適用於洩瀉腹
()免費TXT小說下載
痛,或瀉下不爽,或瀉下酸臭的患者。
3。五倍子三十克,白麵十五克,米醋適量,將五倍子碾為細末,加入白
面、米醋,調勻如糊狀。取藥糊分別塗布於|穴位,覆以紗布,膠布固定。一
日換藥三至五次。澀腸止瀉。適用於久瀉不愈,面黃神疲,少氣懶言,食慾
不振者。
4。炮姜三十克,研末,用開水調成藥餅(長八厘米,寬三厘米),豎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