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我都研究、揣摩幾十年了,也沒看出啥來。”他們這是空有寶貝而不識。這竹簡要是被修真者看見了,還不打得頭破血流的――這可是上品煉器材料紫玉竹啊!堅硬無比,而且醒神,珍貴無比。
葉瑜翻開竹簡,不由得出聲讚道:“好漂亮的字啊!龍飛鳳舞、剛勁昂揚。”葉瑜好像看見了一位身著古裝的仙人飄逸的立在空中。
阿公說道:“這竹簡上的字型叫小篆,三國時常用這種字型,雕工非常之精湛。唉!我是雕不出這麼飄逸的字來。”他當然雕不出,這可是用三味真火煉製的。
自此後,葉瑜一邊對照阿公翻譯出來的字邊讀邊練習。就這樣練了一個月。
一天,阿公送印章去縣城,葉瑜打了一趟太極拳後,就在草地旁的石桌上邊誦邊練起小篆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歸氣丹田掌前推,意隨兩掌行當中。意注丹田一陽動,左右回收對兩穴。拜佛合什當胸作,真氣旋轉貫其中。氣行任督小周天,溫養丹田一柱香。快慢合乎三十六……”
引丹田之氣沿督脈上行,任脈下歸丹田。如此待小周天三十六圈。由慢至快。氣歸丹田後,雙掌前推,掌心向前,掌指朝天,氣行兩掌。雙掌指下垂,掌指朝下,掌心朝下,迅速收回,左手掌心對準氣海穴,右手掌心對準命門穴,真氣隨手式成螺旋狀貫入氣海、命門兩穴。匯于丹田內……”
因為葉瑜三歲時就跟著媽媽坐班,再加上媽媽的細心教導,又跟秀才阿公練了二年字,所以基本上的字他都認識,誦讀起來也很是流暢。
特別是奶奶經常病,而葉瑜又是個特別孝順的孩子,所以他硬賴著從鄰村老中醫張爺爺那裡學得一手穴位按摩法。給奶奶按摩,順帶著連人體穴位在身體上的部位也知道了個七七八八了,這次也是該他撞大運。
隨著他邊誦邊揮毫潑墨,葉瑜是完全陶醉於道的意境中了。而他脖子上帶的骨質觀音菩薩雕像也很合適宜地亮了起來,旁邊竹林中的清鮮靈氣如快活的精靈般緩緩向他飄了過來。在鮮純靈氣的浸潤下,葉瑜漸漸地感覺到全身三百六十個毛孔似乎都舒展開來了。好像浸在薄荷冰糖水中一樣,於是在無意中就順勢擺出了書中所講姿勢――歸氣丹田掌前推……意守丹田,引丹田之氣沿督脈上行……。
第二章:引氣入體
足足的過了十八個小時,葉瑜才從修練狀態中醒轉了過來。只覺得神清氣爽,誇張地伸了個大大的懶腰,並深吸一口氣。“咦!我咋的坐在草地上了?”葉瑜大叫著蹦了起來,吸吸鼻子,好像空氣中還有股濃濃的汗酸味。“奇怪,剛穿的衣服怎麼就髒了?”葉瑜看著那好像是從垃圾堆裡撿回來的衣服喃喃著。肚子也配合著咕咕地叫了起來,葉瑜撒開腳Y子就跑進了秀才阿公的廚房中,順手拿起桌上的番薯就“咔嚓咔嚓”地猛咬起來。
這些都是因為葉瑜在無意識中初次引氣入體造成的,當然他自己是搞不明白了。並且也沒什麼氣感,他還以為是自己不小心太倦了所以睡著了。
中午吃飯時,二叔帶來阿公口信――說是他發小接他去省城水州玩幾天,叫葉瑜給他照料房子。
葉瑜給媽說這事時他母親李梅是很自然地點了點頭。因為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所以他媽媽也非常地放心;農村娃沒那麼金貴,打小獨立生活能力就較強。
自此後葉瑜每天就上上學、拔拔豬草、黃昏時就對照竹簡邊讀邊寫意地練練字。奇怪的是葉瑜又坐草地上就那樣睡著了,並且連續十幾天都是在不知不覺中坐睡在草地上。
偶爾一兩次一般人都不會去注意它,可是次次都這樣葉瑜也開始懷疑了。他思來想去也找不到一絲痕跡,有一天黃昏時因為去山上砍柴太累了所以就懶得練字了。
這次竟然沒睡著,因此葉瑜猜測:“肯定跟練字有關係,可以前也練字,怎麼不會睡呢?那一定跟竹簡有關。”於是他又細細的把竹簡翻來覆去的檢視了十幾遍,細細的摸,也沒啥。再讀,繼續讀,終於有點感悟了:
歸氣丹田掌前推,意隨兩掌行當中,五心朝天,靜心絕慮,意守丹田,到一陽初動之時,雙手在胸前合什,指尖朝前。
五心朝天,靜心絕慮,意守丹田,到一陽初動之時,雙手在胸前合什,指尖朝前……”
葉瑜就按竹簡裡所說的開始打坐,“坐了半天,也沒啥不同?”葉瑜